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时间:2022-09-16 10:04:54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务会计也相应地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应用。事业单位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应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可靠性。全面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可以在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更好地降低财务风险,以促进事业单位不断进步和长远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要在实际工作中确保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并及时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解决措施

事业单位为了有效确保本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合理高效的利用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出现了一些资产管理既混乱又浪费的不良现象,致使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我们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的顺利发展必须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

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实现对事业单位的合理保护和控制、监督,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首先,全面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以使事业单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次,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避免事业单位内的贪污、浪费等现象,使国家财产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再次,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以更好地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对单位的财务进行自我管理,尽快完成财务会计管理的现代化,以确保事业单位可以获得较好的长远发展。

二、目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普遍出现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的现象,一些人员认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仅仅是形式上的内容,一般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并没有加以足够重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内控意识的淡泊,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内并没有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单位内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工作效率降低及出现会计信息质量因缺乏有效保障而下降的情况。总之,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认识浅薄,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就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会计岗位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岗位分工不够明确,甚至出现违规兼职等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严重违反了我国《会计法》有关财务岗位规定的相关内容。由于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整体结构比较淡薄和精简,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先通过上级人事部门统一考试合格后,再由上级统一分配下来,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经常处于人员短缺的不良状态。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长期人员不足,就会给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带来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岗位职责分工混乱的现象。长此下去,在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财务问题,就会因为本身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致使内部岗位监督也无法有效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这在无形中给国家的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目前我国的一些事业单位还出现了仅仅设置了会计岗位的表面现象,但却将内部控制当作应对上级检查的暂时性文件,这就好比纸上谈兵,实际上内部控制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更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

近年来,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部分都建立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仍然有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全面完整合适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在审计和资金管理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科学合理地开展审计工作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它可以对内控进行有效检查和督促。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只注重审核会计账目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内部各个相关部分之间的有效协调和统一合理应用,致使工作效率无法有效提升,同时也无法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另外,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出现了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盲目使用、项目资金并未做到专款专用等不良现象。一些事业单位虽已明确制定了经费开支的标准,但仍有一些人不遵守相关规定标准,这就导致资金未被有效利用,经常出现经费超支的不良现象。

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解决措施

(一)不断增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要从思想上对内部控制加以重视,并在工作中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树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观念。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大力推行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确保其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奖罚机制等,为内部控制的全面落实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对会计信息和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全面负责,以促使本单位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二,我们要全面加强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如通过采取一些日常培训及宣传教育等方式,促使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保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法规。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在思想重视的基础上提升到行动上,努力促进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顺利进行,使其发挥应有的效果。

(二)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事业单位要树立正确的内控理念,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首先,对事业单位的所有财务资金加强控制,并要明确职责和分工,对于重大事项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定。其次,事业单位在保证经费管理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及真实性的基础上,必须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记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体系,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再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产安全控制体系,特别是对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要加以控制和监督。最后,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预算控制体系的监管和规范,以推动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的规范设置

所有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遵循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各个财务岗位对人员的特殊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事业单位为更好地避免某些领导的专断行为也可以派遣高素质的相关专业人员监督不相容的会计岗位。事业单位对单位内的岗位要进行明确分工,并要明文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条款,不断加强和完善岗位机制。总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岗位可以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不仅杜绝了与岗位不相符的相关人员,而且有效避免了身兼数职的不良现象。

四、结语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也被越来越重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事业单位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以确保事业单位可以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

[2]吴炳润.如何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4).

(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建设开发中心)

上一篇:道路施工单位如何加强附属单位沥青拌合站成本... 下一篇:论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