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跳水立方”浅谈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娱乐化的原则和启示

时间:2022-09-16 09:17:47

从“星跳水立方”浅谈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娱乐化的原则和启示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从奥运金牌到如今倡导的全面健身,体育渐渐走进千家万户,体育娱乐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体育本质的回归[5]。本文从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节目模式出发,提出了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娱乐化的三原则:合理开发原则、正确引导原则和强强联合原则。最后通过分析模式的弊端,探讨了该模式对我国体育娱乐化结合的启示。

关键词 后奥运时代 “星跳水立方” 体育娱乐化 原则和启示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进入后奥运时代,体育项目和全面健身的理念渐渐走进千家万户。从最初的“墙来了”到近几年暑假热播的“冲关我最棒”到如今的“星跳水立方”,体育与娱乐可谓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在形式越来越丰富、满足观众越来越挑剔口味的前提下,体育娱乐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体育本质的回归,将体育精神融入其中,宣传体育人文的同时,也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星跳水立方”模式

2003年4月,江苏卫视正式启动“星跳水立方”节目的播出,成为国内第一档明星体育竞技节目。将体育项目(跳水)、体育场馆(水立方)和娱乐(一线明星)三者有机结合,是“星跳水立方”最大的亮点。笔者认为:如果不说明星、国际裁判、场地这些主观性较强的因素,单单这些严格的比赛规则和新颖的模式就赚足了噱头和眼球。

二、从“星跳水立方”分析我国体育娱乐化的原则

“星跳水立方”是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体育与娱乐结合的新型模式,它作为体育与娱乐的完美结合有着很强的代表性。笔者结合此模式和学者观点试着提出两者结合的原则:

(一)合理开发原则。跳水梦之队一直是和关心的队伍,而全面健身理念的介入也使民众更加了解跳水的真谛。“星跳水立方”根据民众需求,让多位明星跨界成为专业的跳水选手。通过合理开发,挖掘出体育与娱乐的契合点。

(二)正确引导原则。体育娱乐化的真正目的,是推广全民健身的理念,推广和普及竞技体育项目,让民众更好地理解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内涵,让全民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让体育拼搏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贯穿人生。这就需要进行正确引导的原则。

(三)强强联合原则。“星跳水立方”的制作团队是《非诚勿扰》――顶级的制作团队、王牌团队出动,其引进德国Banijay International模式,邀请奥运冠军担当教练,国际跳水裁判现场打分,完全按照奥运会跳水比赛转播规格,这些强有力的支持和专业是体育与娱乐结合的又一原则,即强强联合。

三、“星跳水立方”模式的弊端

(一)模仿性大。继“星跳水立方”之后,浙江卫视紧随其后,推出了同类节目“中国星跳跃”。虽然立足点和方向与“星跳水立方”不同,但节目同质化,有撞车之嫌,而这对于大众来说可能觉得重复或会有选择性地观看。

(二)准备时间长,投资大,风险大。“星跳水立方”从1998年便有了创办的想法,与2012年开始着手准备。且不说高额的版权费用,再加上所有一线明星、教练、裁判和现场维护等等的巨额支出,投资金额巨大。而大投资必然也带来高风险,而节目一旦未获得最初的目标,将损失惨重。

(三)易超越体育与娱乐的文化底线,安全风险高。体育娱乐化不断“探底”,明星运动员通过低俗的穿着来博眼球,通过跳水真人秀以出丑、惊险和花边来换取收视率,对体育精神是一种亵渎。这样的形式最终并不能使项目本身深入人心。而明星选手的零基础直接导致的安全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

四、对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娱乐化的启示

(一)要不断创新,树立品牌。创新是灵魂,品牌是形象。我国体育娱乐化应抓住后奥运时代的良机,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不管别人如何模仿,首先自己应练好内功,做好自己。

(二)要准备充分,抓住时机,规避风险。在选取体育与娱乐合理结合点的同时,也应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利弊优劣。在资金、资源、人力、物力等各项条件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厚积薄发,利用优秀的制作团队进行准备和策划、推广,抓住时机。此外,还应注意在整个运营中安全的重要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考虑,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要把握体育与娱乐的相对平衡。体育与娱乐就像跷跷板上的两头,一边轻,另一边自然会往下。我们应把握好体育与娱乐的度,让两者达到相对的平衡,使体育在娱乐化的前提下,达到引导民众理解体育精神,推广全民健身的最终目的。

五、结论

后奥运时代,体育与娱乐结合越来越紧密,体育逐渐向娱乐化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更好地宣传体育人文精神,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娱乐化应遵循合理开发、正确引导和强强联合三原则。针对“星跳水立方”所出现的模仿性大;准备时间长,投资大,风险大;易超越体育与娱乐的文化底线,安全风险高等弊端,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不断创新,树立品牌;要准备充分,抓住时机,规避风险;要把握体育与娱乐的相对平衡。

参考文献:

[1] 肖斌,何彪.中国体育娱乐化之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12:15-16.

[2] 汪波,金大鸿.体育娱乐化在体育营销中的整合运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33-435.

[3] 陈志强,李雪岩.简述电视体育娱乐化现象[J].作家杂志.2013.1:191-192.

[4] 王凌娟.论媒体体育娱乐化与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J].中国报业.2012.5(下):175-176.

[5] 陈德林,骆春燕.生于娱乐 死于庸俗――体育娱乐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20-22.

上一篇: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本质新解――乌托邦视角 下一篇:对短期游泳培训班互助教学法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