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裹丢失案的法律适用分析

时间:2022-09-16 08:52:51

快递包裹丢失案的法律适用分析

摘要:货物在托运时,由于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失误致使货物丢失,在未办理保价运输的情形下如何赔付,相关的法律适用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一二审法院的判决进行对比,认为在快递公司构成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利益受损方应该能够通过行使选择权获得赔偿。

关键词: 托运货物丢失;法律适用;请求权竞合

中图分类号:D922.282 文献标识码:B

一、案情介绍

2003年12月1日,沈阳市一家电子公司作为发件人,委托沈阳某快递服务公司将货物快递运至深圳。结果在运输期间,由于快递公司的失误货物不慎丢失。据悉,丢失的货物为99条内存条,总价值近3万元。快递单上写明快递内容为“内存”,重约2.5公斤。事后,快递公司表示愿意赔偿1000元。由于双方争议较大诉至法院,一审法院判决快递公司基于合同违约赔偿3万。快递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判决赔偿1000元。

一审法院认为,快递公司作为承运人,未按约定完成电子公司交付的托运工作,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义务,故应承担违约责任。虽然双方约定快递公司对所承运快件丢失或破损其责任限于邮费不超过三倍,但快递公司提供的该格式合同条款违反了公平原则,并且没有提请托运方注意,应认定该条款无效。因此,一审法院最后判决快递公司赔偿小陈近3万元损失。

二审法院认为,由于该快递公司是经有关部门批准享有快件邮递业务资格的从事快件寄递业务的公司,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理,其从业行为应受邮政法调整,原审认定双方为运输合同关系不当。快递单中约定“一旦邮件丢失赔偿三倍邮费”的条款虽为格式条款,但发件人在填写快递单时,已对其进行了充分提示。托运方并未对格式条款予以否认,这样该格式条款对双方均具约束力。由于托运方未选择保价方式,根据双方约定,快递公司应按邮费三倍价格赔偿小陈150元。快递公司同意赔偿1000元,该赔偿数额高于合同约定的赔偿数额,应视为快递公司对自己权利的处分。

二、案件分析

本案一二审的结果大相径庭,关键在于适用法律的不同。二审依据“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的原则从而适用了邮政法,但还有一个原则却被忽视了,即“新法优与旧法”的原则。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是1986年颁布实施的,而合同法则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众所周知,1986年颁布邮政法时我们国家还带有典型的计划经济色彩,而1999年合同法颁布时我国已经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从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如果我们适用的是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反映计划部门利益的邮政法,而排斥反映市场规律的合同法的适用,似乎有点欠妥。

从法律适用来看,虽然法律的具体适用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但从一二审的判决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适用的些许端倪。法律推理本是一个演绎的过程,从法条到事实再到结果,自上而下,简单明了。但在一些法官那里,它却变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复杂错综的工程。他们首先确定判决结果,然后在法律条文和案情证据的丛林中殚精竭虑地寻找论证的路径,这就是所谓的"被倒置的法律推理"。在这个过程中,判决结果不是法律推理的产儿,而是法律推理的指南。至于这个判决又是如何被首先确定的,却是一个黑箱。

关于黑箱的问题过于复杂,在此不做讨论,本文仅对快递公司的赔偿问题进行探讨。从上述案例看,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如果快递公司在办理业务时明知货物价值3万元,在其故意或过失造成货物丢失时,其相对方(托运人)是否因未办理保价运输而只能得到150元的赔付?

从快递运输行业的角度看,如果托运人不办理保价运输,相对于办理保价运输的托运人来说,在货物灭失时再得到如同办理保价运输一样的赔付,实属不公。因此,未办理保价运输的托运人应对货物的灭失风险自负。但这种风险自负原则应该有例外,假如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故意将货物侵占,相对于数额较小的赔付,其所得的非法利益会大得多,这无疑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如果能够证明由于快递公司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货物灭失,则不能因其合同中事先约定的限制责任条款而减轻赔偿责任。

从理论上说,由于快递公司与托运人之间存在契约关系,适用合同法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快递公司将货物丢失的行为直接侵害了相关方(例如托运人)的物权,在托运人拥有物权的情形下实质上构成违约与侵权的竞合。违约与侵权的竞合,从受害人享有的请求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权利角度看,也是请求权竞合。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如果受害方提起的是侵权之诉,根据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快递公司或者返还原物或者赔偿损失,如此就有效避免了是否应适用合同中所约定的格式条款的问题。

从诉讼角度看,根据诉讼理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取决于当事人所主张事实的类型,主张权利存在的人,应就权利产生的法律要件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否认权利存在的人,应对妨碍该权利的法律要件事实负有举证责任。 既然受损害方主张侵权,法院应按照侵权的要件进行审查,如果在构成侵权的情形下仍然以合同违约的理由予以判决,无疑侵害了受损害方的选择权。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如果快递公司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利益受损方(托运方)完全可以要求快递公司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侵权的损害赔偿原则,如果存在相关证据,托运方的3万元经济损失是可以得到完全赔偿的。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参考文献:

[1]王涌.被倒置的和被省略的法律推理[J].载中国民商法律网,2002,(12):23.

[2]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上一篇: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下一篇:浅析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