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浇灌阅读之花

时间:2022-09-16 08:42:25

让兴趣浇灌阅读之花

阅读,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项受益颇深的技巧,是包括读、理解、评价和运用为一体的对于所阅读文章的一种把握,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与技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要位置,但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依然主导着抽象逻辑思维去活动。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不少教师走进了误区,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语文技能的培养,这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何能够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又能让学生乐于其中?这成为我们很多老师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心得。

一、课内外相融,注重阅读积累

汉语言自古就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之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每天开课前,我都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同学们一起朗读优美句段,还特意组成了一个评价小组,专门对大家搜索出的佳文段落进行选拔评价。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竟然把这当成了一件大事,不仅有不少同学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他们每天为了选择出一篇比较好的文章,明显增加了阅读量。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课内的朗读有了成效,课外阅读量和积累也在无形之中布置了下去。于是我在每周又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对一周的佳文进行全班性的讨论和选拔,选出一周最佳好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这个活动,同学们课外阅读量逐渐增大,进教室时,我总会看到很多学生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课外读物,平常死气沉沉的课堂,在这一节评选佳作课时却能散发出异样的智慧光辉,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踊跃发言,甚至会出现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局面。

二、提问由简入难,鼓励大胆发言

回答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个难题,针对这点,我总是由简入难,消除学生畏难情绪。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我充分理解到这篇文章人物的特定性和争议性,让学生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比如:你对孔乙己的看法如何?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告诉同学们,这两个问题,实质是一个问题,这样就排除了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犯难的局面。评价一个人,所有同学都有经历,只需要他们像日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那样评价孔乙己即可,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学生收获了回答的第一次信心。然后,又抛出第二个比较难一点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怎样,并且要选出组内最不爱发言的同学来代表小组汇报结果。这样的同学心中自然会升腾起一股慷慨之情,和其他善于讨论的同学一起,又收获了回答得到的第二次信心。最后,再推出《孔乙己》的思想主题时,大部分同学就都能够说出一些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

三、举一反三,学会阅读技巧

在文章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上,教师的指点和点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些都是知识性的内容,相对而言需要去“灌输”,但是,这种“灌输”又不仅仅是字意上的灌输,这就需要老师在点拨以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举例参与其中。《,你在哪里?》一文中,作者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点拨之后,让学生再找一找,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还有哪篇运用过这两类修辞手法。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并且在举一反三中,学生自然就会对这种文章技巧印象较深。另外,让学生给文章列大纲、写评价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较好方法之一,它对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大概思路和进行深化理解都相当有好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再写评价。

四、指导运用,让技巧为学生所用

对于阅读技巧的运用,我往往先是采用仿照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仿照是一个语文运用的捷径。课堂上,让学生仿照例句结构写句子,结果,有些同学写出的句子毫不逊于例句,不少学生对于阅读更加充满了兴趣,当我告诉同学们这种仿照的方法可以运用于写作的时候,很多同学对于写作都跃跃欲试。每周的作文课里,我摒弃了一再强调作文注意事项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讨论思考。在讨论中,那些有心的同学必能提出这个方法,此时适时加以点拨,往往一个例句例段的仿照,就能使整批作文有个很大的提升。这样每周两三次的作文课里,同学们慢慢学会了把每周阅读课上的知识与学到的技巧都运用于作文之中。不仅学生们对于阅读教学的兴趣更浓了,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让人感到十分欣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维就是一朵花,它是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阅读兴趣,就是这生命的汁液,在兴趣的汁液浇灌下,我的教学课堂一反死气沉沉,取而代之的是满堂驳辩。智慧在这里闪光,知识在这里增长。以后,我会继续让兴趣带领学生们在语文阅读领域里快乐地徜徉。

上一篇:活动体验在职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浅议 下一篇:关于诗性语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