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熟读背诵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时间:2022-09-16 08:12:13

强化熟读背诵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摘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反过来说,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强化;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14-02

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和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人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反过来说,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语说,“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纵观多年来,语文教学采用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解的深透,老师唯有不停地讲,岂不知越讲解得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在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对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的模式。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学语文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的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要求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到考核之列。

每学期补充八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一代伟人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同志访日后,有人问他访问的结果怎样,他顺口吟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不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广记。久而久之,其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层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1)省编的《小学业生阅读文选》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2)订阅少儿刊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除要求他们人人订阅《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外,还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3)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与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1)每周星期六的语文活动课,让它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2)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采蜜集”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便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与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4.作文训练。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练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题来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综上所述,诵读、博览、作文,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再加上三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质定能得以提高。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境界 下一篇:如何写好高中生物课后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