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亦有贡献”

时间:2022-09-16 07:55:49

“亦有贡献”,说来不应该是一个陌生的词组,因为在一些学术文章、通讯报道的结尾处,都会有“亦有贡献”的标注。“亦有贡献”者,在学界不少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新闻界则以报刊社的实习生居多。“亦有贡献”的使用本义,应是对采访、写作、实验等提供过帮助者谨致的谢忱之意。

假如仅仅是做了“搭搭下手”之类的辅工作,给个“亦有贡献”并不为过。如果自始至终参与了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因为“资历”不深、“职称”不够、“名气”不响以及其它摆不上台面的原因,就要不公平地接受或“屈居”到“亦有贡献”者之列,恐怕就有情理之悖了。

上海有位海归教授,将参与论文框架搭建、资料收集、合作撰写的研究生,作为了论文的正式署名者。可不曾料到的是,投稿至某核心期刊,却被告知要将研究生的署名移位到“亦有贡献”者之列。该教授以其在国外求学科研期间导师提携的亲身经历,断然拒绝,宁愿不发,也不修改。显然,这里的“亦有贡献”的使用超出了谢忱的本意,某种程度上被异化成了“掐尖”“压制”的同义词或代名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鉴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耐力”和“内容”,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到了真正落实落地时,“周期长”“投入大”“流动性”等经济性借口便跃然而出,有人不乐意做,有人不愿意为。这位海归教授既乐意又愿意来培养年轻人,却又碰到了“亦有贡献”之类的“挡箭牌”,个中原因是潜规则?论资排辈?其它原因的考量?但出现这种欲做不能的困境,就不能不说是怪事一桩了。

时下,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已从认识成为了共识。为了通过人才的优势来谋取经济、科研、创新诸方面的优势,不少地方、单位(高校),都不惜耗费巨资来延揽高端人才,即使不能让院士改换门庭,也要退而求其次地设一个院士工作室、联合实验室,高价“猎才”之为更不鲜见……“选才”只要能出得起高价,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问题是不能大家都热衷于“选才”而放弃“育人”吧。假如只有高价延揽人才的一种取向,忽视、无视甚至废除了培养(教、传、帮、带)潜力无限的青年才俊,那么,试想一下,若干年后,还有院士、大师、教授等可揽吗?海归教授碰到的“亦有贡献”的偏颇之举,一旦被“推广”、被“放大”乃至成为“惯例”,就极有可能会给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带来谁都不待见的致命性、毁灭性的打击。

“亦有贡献”,一旦背弃了本义,就与“等一等”“看一看”“放一放”“以后有机会”等等一样,成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阻碍。纠偏“亦有贡献”之类,大力提携、助力、包容、宽容……就是要走出对青年人才“滞后承认”的误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系无锡市工商局副局长)

上一篇:“一带一路”:中国建筑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性价比最高的活法,叫我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