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加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的途径刍议

时间:2022-09-16 07:54:42

有效加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的途径刍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深入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手段进一步现代化,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日益明显:多媒体教学集声、光、色、像、图等多种媒介为一体,以其灵活的表现形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效率倍增,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然而,也有一些教师由于对多媒体教学缺乏科学认识,因此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就如何有效加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的途径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有效的选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任何内容、任何教学环节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目的性原则。现代教育论普遍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或效率,即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最有效地使学生在认识上和行为上产生预期的变化就行。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多媒体教学方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程序和素材。

二是需要性原则。多媒体的使用是为教学需要服务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教材为依据,研究具体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环节;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情感、认知水平等因素,制定如何选材、设计怎样的展示过程、展示材料间的配合和各种感官刺激的配合等,使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是科学性原则。多媒体的使用必须以科学性为准则。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用图像展示更会显得生动、形象;自然科学则不然,必须讲究严肃性、科学性,要展现其自然的特点。另外,学生的眼睛等感官机能受到显示器或屏幕长时间刺激,容易产生疲劳甚至受伤,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充分展现多媒体特有的功能优势

多媒体的使用,关键是要解决教学中其他教学手段所实现不了的问题,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展现其特有的功能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灵活地交互演示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促进师生双向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习思路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例如,在执教初中数学(鲁教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圆与圆的相离、外切、内切、内含四种位置关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沿直径一条直线所展开的动态变化过程。当然,教学中如果使用网络课件则可以体现出更为优越的交互性,让学生根据需要即时查阅网上资源,完成网上练习,进行模拟考试等,使师生在更多的教学互动中实现共同成长。

(二)运用多媒体即时展现细节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对一些隐蔽的、过快的、容易忽视的现象进行分解、局部放大、重点突出,体现出一定的即时性,让学生能观察到平时无法看到的现象的细节,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例如,物理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向的变化,让学生反复观察、反复感知并学会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模拟演示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

化学学科中关于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抽象、难懂。教师花费再多的口舌,学生也只能从理论层面上掌握学习内容,很难对分子、原子获得感性认识。如果使用多媒体就可突破这一学习难点。而且,模拟演示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及运动的理解,也为学习以后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媒体的运用必须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

无数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是一种有效的认识工具。但它毕竟是工具和手段,只能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优势是多媒体教学所不可比拟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努力实现与传统教育的有效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与系统、规范的板书相结合

教学板书是我国中小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上,无论是教师口语讲授还是教具演示、实验教学都离不开板书的配合。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的教案,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思维、发展智力起到重要的点化作用。而有些教师却把一些必要的板书内容做到课件中。这对学生来说充其量只是一种“视觉暂留”,不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也不利于学生头脑中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与良好的“言传”和“身教”相结合

传统教学的优势表现在“言传身教”,就是教师与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树立光辉榜样。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研究特有的姿态、语言、体态对学生的影响,处理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形成适合多媒体环境下教师特有的教态、语言等,形成自身特色。所以,教师应适当结合一定的讲授,借助传统教学有益的方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把直观与语言、姿态、体态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与必需的实验和静态模型相结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复杂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真实的实验。实验与静态模型,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刺激,以达到对物质及变化本质的深刻认识。在参与实验探究及演示静态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动手实践,感受操作体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这是多媒体手段所替代不了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选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所特有的功能优势,并实现与传统教育的有效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电力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研究 下一篇: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