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最好的教育

时间:2022-09-16 06:38:43

爱,是最好的教育

纵观古今,横跨中外,众多的教育家教育风格各有千秋,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把学生视为朋友手足。孔子主张施以仁爱,诲人不倦;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人师,首先应该热爱学生,让师爱化作一股和煦的春风,轻柔吹拂学生的心灵,让师爱化为一道绚丽的彩虹,静静点缀学生灵魂深处那片纯洁的天空。

一、尊重,让师爱不言而信

热爱学生,要从尊重学生开始。教育家魏书生在学生面前从不以长者或教师的身份自居,他说:“老师与学生就像高山和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对方心灵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由此可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才能摸到学生情感变化的脉搏,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一次,我发现班里的一位女同学课堂开小差,便当众严厉地批评了她。课后,她在作业本里夹了一封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结尾署名却是:一位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学生。我看信后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意识到自己忽略了批评场合,没有尊重她。我赶紧把她请到办公室,主动向她承认自己考虑不周,解开了她的心结。

二、宽容,让师爱海阔天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总会遇到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对此应该持有宽容的心态。当学生犯了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偶然出现的错误时,不妨以一种“慈父慈母”般的眼光关注他们的成长,只需稍加指点,提醒学生以后注意即可。对于那些故意犯错且次数较多、情节较重的学生,也应该努力克制情绪,认真分析原因,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用真诚的言行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相信面对老师的宽容,学生会对自己的言行产生或深或浅的愧疚心理,从而慢慢改正自己的错误言行。

三、公正,让师爱不偏不倚

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思想、有多样情感的学生,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公正平等、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爱。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应细心地处理每件事情:给予学优生明智的爱,给予学困生鼓励的爱,给予情感强烈的学生温柔的爱,给予敏感学生细腻的爱……让各种性格、各种心态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样的师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四、沟通,让师爱开心见诚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达到心灵的沟通。一次,我冲着一名没有按时上交家庭作业想要作出解释的学生喝道:“你不要和我说这样那样的理由!”他立即耷拉着脑袋不敢做声了,只是呆立着听我的指责。事后,家长打来电话告知这名学生没完成作业是因为头天晚上生病了。我后悔不已:如果当时我能静下心来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就不会令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交流,开心见诚,以真诚换来信赖。

五、坚持,让师爱始终如一

热爱学生,需要坚持。一时的心血来潮或一时的热情如火,只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忽冷忽热。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时不有、无时不在的,他总能捕捉到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了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始终如一,点滴积累,逐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学记》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爱是德育之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为人师者切记:爱,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丰城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莫让自主成自流 下一篇:近五年有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