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奥运频道的非常奥运营销

时间:2022-09-16 06:24:30

非奥运频道的非常奥运营销

针对奥运正式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是如何落实其全国奥运战略的目的;针对非奥运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的是如何创新频道资源,使非奥运营销价值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客户对象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

非奥运频道针对正式奥运赞助商的策略

从奥运文化传播角度完成企业与奥运概念的对接。品牌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因此非奥运频道的奥运营销也一样,需要找到和奥运文化的结合点。奥运营销的真正内涵在于奥运文化的运用,而不只是单纯地利用观众对赛事转播本身的关注。奥运会不仅仅是比赛,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文化,就企业而言,应围绕自己的企业特点、品牌理念,根据奥运所能提供的营销便利,和公关公司、媒体合作推广相结合,让广大消费者把对奥运会的好感转移到企业品牌上。就非奥运频道而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2008年奥运会的文化内涵则对非奥运频道在赛事之外提出了更高的营销要求。比如,围绕“绿色奥运”,非奥运频道可以从环保、健康入手,组织相应的社会活动,此类社会性话题往往具有很大的价值。在“科技奥运”方面,可以从教育、科技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关的科技活动。而围绕“人文奥运”, 媒体可结合中国文化的人文底蕴,从民族、城市精神等角度完全可以组织更多的企业公益营销活动。“追求卓越”、“激情”、“科技”、 “合作”“多元化”、“团结”等元素可以作为奥运营销的品牌契合点。那么非奥运频道则通过推出一些以上述思想为主题的活动,全面吸引正式赞助商的关注。

不同行业的企业品牌在奥运内涵元素的挖掘上,需要考虑行业特点、企业品牌内涵和奥运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比如,IT/互联网/通信行业与奥运元素比较吻合的是“追求卓越”、“激情”、“自信”、“参与”和“科技”,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则需要体现“全球性”和“科技”,快速消费品是“绿色”、“运动”、“力量”、“活力”元素,金融/服务业则通过“奋斗”、“超越”、“和平”等元素更加能够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因此,非奥运频道的奥运营销应详细分析潜在赞助者的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视活动推广,把奥运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当中,并让非奥运频道的观众产生共鸣。把品牌同奥运、品牌同观众、奥运同观众的沟通通过奥运赞助,找到与消费群沟通的平台,实现赞助品牌价值的飞跃。

如今年6-10月份,地方媒体与可口可乐在各大中心城市展开奥运火炬手的选拔、奥运中国行路演、迷你奥运会的街头活动等,强调消费者的参与。它将奥运精神、品牌内涵、消费者联系在了一起。

非奥运频道针对非奥运赞助商的奥运策略

为了使非奥运营销价值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媒体非奥运频道应当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并创新地运用各种营销方法。媒体公益营销、事件营销、娱乐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让非奥运营销进行充分整合,通过体育这一核心元素作为粘合剂,使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了其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奥运营销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一方面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减弱了赞助商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适度的埋伏式营销有利于事件传播得更为广泛和深入,更好地扩大事件的影响力,提升事件本身及伏击者品牌的价值,从而也增加了大型事件的社会价值。

非奥运频道可在媒体上进行诸如“奥运冠军见面会”、“热烈庆祝奥运会胜利开幕/闭幕”、“热烈庆祝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块金/奖牌”、“热烈庆祝中国奥运代表团取得金牌/奖牌第×名”,或者成为奥运专版/奖牌榜等栏目的赞助商等; “某某企业为奥运健儿加油”,或者由企业出资赞助奖牌榜随时报道中国体育代表团夺金情况,或者利用体育名人广告来建立品牌和事件的联系等。

非奥运赞助商在奥运期间与非奥运频道合作在卖场里、电视荧屏上,设置奥运知识问答、比赛竞猜、金牌竞猜的方式设置各种奖项让顾客参与进来,形成奥运期间与顾客关注焦点沟通和交流,还可组织优秀员工、优秀经销商2008年到北京观看奥运赛事,而与媒体的联动更多的是通过媒介的桥梁作用,让更多的目标顾客参与到企业营造的奥运氛围之中,比如和媒体共同推出运动员日记、顾客奥运心情等等,让顾客认为这是一个与奥运会有千丝万缕联系,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或者干脆就认为这就是国际奥委会的赞助商。

借势奥运的企业要把奥运规则吃透,找到自己切入的机会点,与非奥运频道合作,利用伏击营销、“‘非’奥运营销”的普遍准则,比如强化体验、联动消费者等,找出创新的奥运营销方法,力求最大的品牌传播效果。非奥运频道则正应努力地寻求媒体自身与奥运精神的关联,为非奥运赞助商提供宽广的奥运主题策略赞助空间。

非奥运频道的群众体育赛事策略

奥运会是体育精英的竞技场,普通百姓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还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而全民健身展示活动,是通过普通百姓的积极参与来带动民间的奥运热情。

大量强势的非奥运赞助商,显然要面对奥运赞助商身份的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央视的奥运赛事行不通,那么,非奥运频道的全民健身性的活动与预赛事就成为非奥运赞助商的最佳选择。完全将非奥运频道的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

2008奥运年,奥运会组委会为了保障奥运赞助商的利益,对非奥运赞助企业借势奥运会有着诸多的严格限制。企业在进行非奥运营销中也曾遇到奥组委要求不准使用“08”、“奥运”等字样进行宣传的难题。但只要应对得当,把握好“度”,非奥运营销甚至可以比奥运营销更出彩。“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思想便可成为非奥运频道的另一种营销选择。“群众赛事要发展,规模大是一个方面;规模如果不够大,还想吸引赞助商,那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传媒资源上能够帮助赞助商出彩营销。”

在武汉电视媒体,广药集团联合武汉地区媒体赞助全市扑克牌双升大赛,在全市上百个社区同时展开;在武汉,马应龙药业联合武汉电视媒体开展业余羽毛球公开赛、三普企业邀请奥运冠军与业余选手进行乒乓球对抗大奖赛等活动。我们还同361度企业合作“361度娱乐篮球赛”由361度出钱、在大学校园落地的该项赛事,吸引了“80后”的火热回应,。而李宁公司,其3VS3大学篮球赛则更侧重竞技,团队比赛的失利者可以凭借不服输的勇气,单挑胜利者,如果单挑成功,甚至可以带领整个团队晋级下一轮,以充分表示“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宁理念。

上一篇:奥运差异化投放策略 下一篇:省级卫视的奥运营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