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对峙 双水分流

时间:2022-09-16 04:07:41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德育而忽视美育,甚至把德育和美育混为一谈。实际上,美育和德育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还应加强对生活审美情趣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中使二者围绕语言学习这一主径,“两峰对峙,双水分流”。

德育侧重于对善的行为的逻辑判断,着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需要通过人的理智和意志才能实现,在本质上是一种说理,说服别人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

美育即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以其自身不可抵挡的吸引力感染着受教育的主体,其作用之于人,如同水中盐、蜜中花一样融合在具体对象中,使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自觉提升人的气质和品位。所以发展人的审美能力,激发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是教育的应有目的,同时语文学习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

德育和美育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分支,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寓教于乐”就反映了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席勒曾说过:“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可见,美育对德育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更不可忽视美育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学科,是一个教人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它借助于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它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学的课堂和课外互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与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艺术家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发,“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这些美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只能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体验和感受,并将它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加强朗读和激发想象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设置情境,创设氛围,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叶圣陶先生曾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唤起学生的想象,激感中喜、善、美的因素,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

激发想象,能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活跃。一旦想象力受某个机缘触发,你就会有“山顶千门次第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寻找机缘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特定的情境是良好的导体,让人要传递的信息畅通无阻;又像催化剂,让人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很快地在读者心中滋长。情感是人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世界,大多数课文都与美有关。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有审美创设能力的“教育家”而不是语言知识的传声筒。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欣赏美、鉴赏美。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后展开自己的想象,在原文基础上对情节进行加工,改编为一部课本剧,在学习本文之前进行表演。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所创设情境的感染,同学们很快就把握住了本诗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体会到人性中善与恶、美与丑,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境的创设是美育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充分地利用语文学习让学生去品味社会生活这个万花筒的美,那么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在自己的写作中去创造美。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受审美教育,而语文课程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渠道。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体味到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孕育审美情感,激发创造美的潜力。同时,校外艺术馆、博物馆、校内图书室、阅览室、文学社、读书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给学生创设美育文化氛围不可缺少的环节。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同时,她又是一座文化氛围浓郁的、内涵丰厚、美不胜收的大观园。我们在沿着知识阶梯一步步攀登的过程中,在对待德育和美育这对姊妹花时不应有所偏颇,应使二者围绕语言学习这一主径“两峰对峙,双水分流”。

上一篇:浅析消除学生考试焦虑的对策 下一篇:浅谈高三新组建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