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导,促进数学交流走向深入

时间:2022-09-16 03:29:47

巧妙引导,促进数学交流走向深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呢?笔者以两次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为例,谈谈如何巧妙引导,在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走向深入。

一、精心设计,对比呈现,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处

【片段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第一次执教:课件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天安门、飞机、奖杯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之后,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动手做了之后交流时,学生只能说到两边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在老师的启发下,更进一步地说到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第二次执教:老师先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大风车的一半,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物体。之后,出示一个大风车,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就在嘀咕了,在全班交流时,学生有了很精彩的发言:

生1:大风车图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但是对折之后一边不能完全覆盖另一边。

生2:三个图形对折之后,两边都重合。

生3:如果把大风车的另一边转动之后再对折,两边的能完全重合了。

生4:这说明有些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但是对折后两边不一定能完全重合……

第一次执教时,由于没有“异类图形”的加入,所以学生的思维还是禁锢在原有的认识上,虽然动手折了,可是学生并不明白“折”的真正意图,他们还认为是在进一步验证两边的大小、形状是不是相同,所以学生始终不能主动地往“完全重合”这方面去思考,交流的范围比较小,学生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个意思,谈不上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第二次执教时,由于有了大风车这个对称但又不是轴对称的图形的加入,学生在对折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思维被调动了起来,语言被激发了出来,“完全重合”这一数学语言被演化成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说法,此时的交流是深刻的,包含着学生的独特思考。

教师通过呈现有对比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在比较中交流,学生在表达中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在倾听中感受到了知识的深度,不断触摸到知识的本质。

二、精心调控,巧妙提问,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入

【片段2】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次执教:老师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折一折,直接问:能完全重合吗?学生尝试了几种折法,都不能完全重合。最后,老师问:那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整齐地回答:不是。

第二次执教:

师:课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我们就先请双方阐说理由,其他同学担任执行裁判,想一想哪一组说得有道理。

生1:我认为是,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再对折(演示),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反对他的说法的同学,请说出你们的理由。

生2:不能对折两次。

生3:第一次对折,不能完全重合,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二次再对折的时候,对折的图形已经不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了。

生4:我认为只要把对折后的图形转动一下,这两个图形就可以完全重合了。

生5:我反对,轴对称图形只能是对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合,不可以将它们进行转动。

师:明白他们的观点了吗?那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并说出你们的理由……

第一次执教时,教师提出的是封闭式的问题,仅仅很简单地问:能完全重合吗?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只需要很机械地回答“是”或者“不是”,这样当然不能引起更多的交流。而第二次执教时,教师考虑到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不同个体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教师设计了辩论,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氛围,允许学生拥有不同的观点、意见和答案,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创造性。同时,教师又注意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思考、探索、领悟,当学生回答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时,教师则通过巧妙的提问,让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扩大了交流的范围。

课堂交流的深入需要教师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处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空,引发个体与群体的思维碰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会产生积极深入的课堂交流,课堂才会呈现出动态的生命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发掘生活资源 演绎精彩数学 下一篇:也谈作文教学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