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9-16 02:54:47

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摘 要: 小学英语学习阶段适当地开展阅读教学,对巩固英语课内学到的单词和句型、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阅读还能让小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英语阅读 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

一、加强英语阅读隐性课程的建设

英语阅读的隐性课程包括校园里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从前者来说,英语阅读隐性课程的建设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校园里的设施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外阅读的机会,使学生在无意识当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英语知识。

1.在校园的醒目处设立英语标志牌或张贴英语格言、英语标语等。

2.办好英语黑板报、英语画廊等英语宣传栏目,刊登英语小故事、英文歌曲、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或推荐老师、学生介绍的英语读物。

3.利用学校的广播或闭路电视,定期定时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英语儿歌、英语歌曲或英语儿童电视节目。

4.在学校的图书馆开设英语阅览室或阅览角,精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图书或音像资料等。

5.办好教室里的英语角。譬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在教室的拐角处办英语图书角等。这些英语角可为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交换图书提供场所。

学校应该把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重要性上升到开发课程资源的高度来认识,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设施,精心打造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的环境。

二、提高英语阅读显性课程的质量

英语阅读显性课程主要是指学校课表中规定的英语学科课程。它和英语阅读隐性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1.精选阅读内容的原则

小学英语教材阅读内容非常少,有必要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

指选择的材料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必须是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如英语童话、英语歌谣、人物趣事、通俗浅显的科幻作品等。

(2)适宜性。

指阅读材料要难度适宜。小学生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弱,如果阅读材料生词量太大,材料里知识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就很难进行阅读。一般情况下,生词比例应控制在文章总词数的3%左右。

(3)匹配性。

选择的阅读材料在题材和内容深度上应尽量与教材内容匹配。这样既便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又能适度拓展英语的知识面,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

2.改革阅读训练的方法

(1)与听力训练结合。

在课内教学任务完成后,可精选若干篇与本单元语法相近、话题相仿、词汇难度相当的短文进行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具做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一种是先阅读短文,然后由老师口头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种听读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2)与口语训练结合。

这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所读内容,或者根据文章内容自编对话,然后开展对话练习。这样做,既训练了朗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又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与书写训练结合。

这种训练分两类:一类是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另一类是模仿话题写类似的小短文。根据短文回答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语法规范的训练。模仿话题写短文要求学生先理解提供的范文,然后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进行再创造。这种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指导阅读学习的策略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注意让学生掌握以下策略。

(1)整体领悟,跨越障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这样的心理障碍:惧怕生词和难句。学生一旦遇到生词、难句,就不肯继续往下读了。要克服这一障碍,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几个生词、个别难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往往没有很大影响,可以跳过它们继续往下读,后面的叙述很可能提供解答难点的线索,阅读的关键是了解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不要纠缠于某个生词和难句。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养成略读、快速阅读的习惯。

(2)多种表达,避免僵化。

英语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在英语中往往可以碰到一种意思多种表达的情况。例如,可以用多种表达方法表示天气晴朗,如“It’s a fine(nice/lovely) day.”,“It’s sunny today.”,“The sun is shining.”,“The sky is blue.”,“The weather is wonderful.”,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这种训练,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特别是在做“判断所给句子意思是否与原文一致”的阅读题目时,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句子结构与原文有差异但意思完全相同的题目,但他们往往会根据句子的结构去判断,而忽视句子的意思。这种因思维定势而导致判断错误的例子往往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一句多译和句型转换训练。

(3)文化熏陶,注意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了解甚少,阅读英语时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针对阅读内容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特别是风俗礼仪、习惯用法等。例如,当别人表扬你说:“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时,我们不应该说:“No,my English is poor.”而应该说:“Thank you.”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在国外一般不问别人的年龄、婚姻、收入等,因为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另外,英语和汉语用词顺序有所不同,因此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逐词逐句地按照单词和句子的顺序翻译成汉语,而要学会用英语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只有这样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上一篇:二语学生对电子同伴反馈和传统同伴反馈的看法 下一篇:略论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