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背景下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探索

时间:2022-09-16 02:12:29

中心校背景下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探索

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是当下席卷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高度既取决于学校的硬件建设,更取决于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优化、素质是否优良、师德是否高尚。若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俯瞰义务教育,我们会发现被称为“最广阔天地”的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整体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尤其是距离县城较远的偏远地区的学校,其师资队伍状况更是堪忧。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均衡,首先要探索和研究教师队伍的均衡,县城学校信息通畅、生活便利、经济繁荣、现代化水平较高,即使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都能对农村地区的教师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几乎每次县城选调农村学校教师,乡村学校年轻教师都趋之若鹜。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实中存在的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状况要求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必须帮助教师树立立德树人意识,提高爱岗敬业精神和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

中心校作为具体领导农村学校基层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必须在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尽可能多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广大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质工作,更加自觉地促进专业自主发展,遵照教育法规、遵循教育规律,真正有效地促使学校朝向美好的办学目标前进。

中心校在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 动态调整和优化农村学校校长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直接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品位。所以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中校长队伍的均衡发展首当其冲。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中心校在对校干的任用中要秉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一年一度对村小校长进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考核中坚决杜绝听汇报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坚持民主测评和随机抽部分教师民主谈话,全面了解学校校长履职情况,高度重视群众强烈反映的问题,对于校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甄别和分类,属于工作中失误的中心校应指派专人找校长谈话,帮助其认识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向其说明努力的方向。对于问题相对严重的或者干群关系紧张的,中心校要果断抉择,在全镇范围内对校长进行岗位调整。对于极少数无法胜任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的校长,拿出“壮士断腕”的果敢,中心校主要领导要找其谈话,坦诚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其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征求个人意见,取得本人的理解并委婉地劝其离职。因为出于公心也因为出于坦诚,这部分被免职的校长也能深明大义,愉快而又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有的即使不再担任校长了,也能积极地配合新任校长的工作。

中心校领导班子要坚信并坚持“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的信条,在坚持大公无私的前提下,我们的校长队伍的精神境界也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思想也才能持续得到净化。在积极向上、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在公正和公信的力量的促动下,老师们敬业乐教、爱生如子的情怀也在日常的工作中得以沉淀。只有富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才能让中心校这“一盘棋”越下越活。

二、 全面追求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速度和品质,对于一所薄弱学校来说,尽管其薄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环往往总是与那么一两个相对比较难管理的教师有关,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总是想凌驾于我们学校既定的管理制度之上,总想游离于各种规则之外。当然即使一所学校每次在中心校教学质量检测中“垫底”,也总会有几个教师仍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创造着优异的教学成绩。

站在中心校的角度,我们要尽可能对学区内的教师素质进行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从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部分学校的教师在全镇范围内作多种形式的调整和安排。

1.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挂职

每年中心校都应安排学区内优质学校的部分优秀教师去薄弱学校支教,不仅要和他们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他们的工作目标,同时还要求他们在任教的同时兼职薄弱校的教导主任或副主任,用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高超的教学技术和踏实上进的工作作风去带动和引领薄弱学校实现快速转变。

2.偏远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倒挂”锻炼

考虑到年轻教师具有更强的可塑性,中心校应把教学质量相对薄弱学校或偏远学校的年轻教师“倒挂”到优质学校任教,让他们适应优质学校那紧张的工作节奏和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促使一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敬业精神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让他们在回到原单位后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中流砥柱。

3.教师在学区范围内异校交流

考虑到少数学校个别教师与学校校长在配合上存在问题,中心校要根据“因校制宜”的原则,对个别教师进行异地交流,让那些思想与校长相左的颇具“个性”的老师换个工作环境,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去重新审视自己、去改变自己。实践证明,这些交流后的教师工作作风明显改变,他们的教学成绩也明显好于以往,同时也给原来相对紧张的干群关系画上句号,让原来的校长更能放手和放心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通过 “取长补短”式地对教师的动态调整,整个学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变得相对齐整,办学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学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三、 着力实现农村学校教师结构的优化

对一所学校来说,教师结构是否优化异乎寻常的重要,中心校在教师的结构优化上应做出更多的尝试和探索,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教师年龄搭配的合理化

年轻教师有激情但是缺乏耐心,年纪大的教师经验丰富但是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相对落后,中年教师富有经验、精力充沛但是数量较少。怎样让老中青三代有效结合,形成办学合力应成为我们中心校每年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点工作之一。

中心校在上报招聘教师时就应充分考虑向村小倾斜,因为大部分村小存在严重的教师老龄化问题,通过分配新招聘教师可以让部分村小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与此同时,在中心校下派到村小支教时,也应优先考虑把这部分相对较年轻的教师安排到平均年龄较大的学校任教,以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优势,实现年龄上的互补。

2.教师数量上实现师生比的相对公平

考虑到各校教师数量上存在的差异,中心校对各村小教师队伍数量要进行合理调整,按照全镇教师管理“一盘棋”的思路,既考虑教师居住地与村小的相对距离,又考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按学生数量给各校配备教师,以减少部分交通相对便利学校教师过剩,而地理位置离县城或乡镇相对偏远学校教师匮乏的问题。

3.学科结构寻求动态均衡

由于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的文化和历史积淀,总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偏差和不平衡,如有的学校语文教学成绩相对突出,但数学和英语学科教学成绩落后;有的学校英语教师整体素质优良,可语文、数学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还有的学校数学教师素质整体明显优于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教师。又如中心小学音体美等学科师资力量较强,而艺体教育却是其他村小的短板。为了切实解决这种客观形成的学科结构不均衡的畸形发展的态势,中心校要根据各校的情况在安排新教师上岗和教师定向交流中对学科结构均衡工作统筹考虑,并作合理安排。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农村师资队伍打造又决定了学校均衡发展的进程。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中心校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师队伍培养目标,扎实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篇文章,在充分调研、思考和创新实践中,大力改变农村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力调动广大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盘活中心小学教师资源,激活农村小学办学活力,让中心校在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道路上更有担当,有所作为,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就隽永的教育史诗。

上一篇:提高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下一篇: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