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时间:2022-09-16 02:06:43

5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发生产后出血的5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抢救措施、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32例,占55.2%;其次为胎盘因素,产后损伤。58例产妇经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压迫子宫以及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后,57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98.3%。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宫缩乏力是其主要原因,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产后出血;原因;急救;护理;效果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是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1]。医护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予积极的抢救和治疗。现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发生产后出血的5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抢救措施、护理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6.5±4.3)岁。孕34~41周。初产妇43例,经产妇15例;本院患者41例,外院转入我科者17例。剖宫产30例,顺产21例,会阴侧切7例。产后2 h内出血者45例,2 h后出血者13例。初产妇50例,经产妇8例。患者出血量在545~1125 mL。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慌、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

1.2 抢救方法 ①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一条使用12号粗针头,必要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头,补充血容量以纠正失血性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和持续的吸氧,氧流量为4~6 ml。②根据情况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③采取腹壁-阴道双手压迫子宫法节律性按摩子宫。④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采用宽4 cm,长2 m消毒纱布4卷并拢、理顺,用碘伏或甲硝唑浸湿,将纱布条自宫腔底部逐层向下均匀呈“S”型紧密填充,不留死腔,将纱布条末端置宫颈口外2 cm,宫口较紧者可以嘱助手一只手放入阴道内接住纱条一端,以免纱条末端位于宫颈内口,术后取纱条困难;然后缝合子宫切口注意避免连同纱布一起缝住,术后观察阴道流血量、宫底高度、生命体征变化、切口愈合情况,如阴道流血少,多于产后24 h取出,取出前开放静脉通道,缩宫素维持促进子宫收缩,然后缓慢抽取纱布[2]。常规抗生素抗感染。⑤检查阴道和宫颈有无裂伤,立即修补,以减少血液流失。必要时子宫动脉结扎或切除子宫。

1.3 护理

1.3.1 补充血容量的护理 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静脉输液速度,必须保障静脉通路的顺畅与稳定。快速输液的同时,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导致发生急性肺水肿。补液时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当出血量较多时,给予血管活性物质,积极纠正酸中毒,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1.3.2 基础护理 产后出血的产妇采用平卧位,必要时可采用头低足高位,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采用心电监护仪检测呼吸、血压、心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并记录24 h出入量等,详细记录监测的就诶过,及时报告异常情况。抢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输注的液体、血制品要适当加温,血制品加温不能超过37℃。抢救结束后及时擦净血迹,消毒会,防止细菌滋生。

1.3.3 心理护理 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后会出现恐惧等心理,抢救过程中护士要忙而不乱,心中有数,以过硬的医疗技术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增加产妇的治疗信心。对患者做好耐心、热心的解释工作,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争取其配合。

2 结果

2.1 出血原因分析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32例,占55.2%;其次为胎盘因素,有14例,占24.1%,产道损伤6例,占10.3%;其他原因6例,占10.3%。

2.2 抢救及护理效果 57例患者经抢救后病情稳定(其中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后经专人护理后治愈。1例由于转入我科时间较晚,抢救无效而死亡。治愈率为98.3%。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胎儿免除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以上。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基层妇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妊娠相关物残留、生殖道创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占70%~80%[3]。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有迅速补充血容量、缩宫素、宫腔纱布填塞术等,整个抢救的过程必须争分夺秒。护理人员必须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慎和慎独的精神做好病情观察,耐心、细致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日常护理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对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本研究中的58例产后出血的产后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后,57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8.3%。

为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保证产妇的围产期安全,可采用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孕妇要定期进行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护理人员做好对高危孕妇的产后观察,做好产后出血的健康宣教,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等[4]。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是产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宫缩乏力是其主要原因,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章丽英.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4 c):36-37.

[2] 刘海燕.172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66-2667.

[3] 黄泽兰,彭足矣.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36-37.

[4] 于贵华,托景堂.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配合.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24-1525.

上一篇: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 下一篇:浅议露天煤业EVA的公司价值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