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设计中关于噪声与振动等通病分析

时间:2022-09-16 01:37:16

建筑暖通设计中关于噪声与振动等通病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民用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为人们创造和提供舒适耐用且温馨安宁居住环境,这也是当前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任务。暖通工程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但在不少暖通工程中由于噪声和振动等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居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宜居的条件。本文现就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关于噪声与振动等通病的处理措施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暖通设计;建筑工程;通病

1.排风口的传声问题

1.1通病

某建筑物内安装了低速空调系统,顶部装有散流器。建筑物大堂内有嗡嗡噪声。经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该空调系统风机产生噪音较大,且距离回风口较近,使空调系统风机的声音灌入回风口,而回风口内未采取消音措施,导致机房噪声由回风口进入建筑物大堂内。

处理措施:将空调系统回风管用隔声材料包裹,使其噪声在回风管内被消除和吸收,同时在建筑物大堂、门厅的回风口内加装玻璃棉保温消声筒,采用此种处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风机噪声15dB左右。

1.2通病

某建筑物内排烟风机兼顾排风设备,排烟风机工作时建筑物内与排风口产生较大噪音,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由于该建筑物采用了轴流排烟风机,该设备本身工作噪声就比较大,且其排风管风速较高,以致于空气进入排风口后噪声被变径扩大,直接连接到建筑百叶上。且该风机风扇叶间距较小,叶片较多,这也是噪声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风口处噪声高达106dB。

处理措施:在暖通工程中进行排风设备安装时,应注意结合排风设备的型号及性能合理选择安装位置,对建筑设计图应做好合理规划,并保证运行时满足设计要求。

1.3通病

某会议室安装了送风系统和消声处理措施,但为对回风口进行消声处理,导致该设备运行时会议室内噪声较大。同时,该建筑采用整体式空调系统,机组噪声>80dB,喷口送风,送风管做了消声器,但会议室内噪声很高,达70dB(A)之多。经施工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该排风设备采用了无风道排风,即回风时将空气直接由回风口贯入空调机房,再继续由机组设备吸收。然后机房内吸风的噪音再由回风口穿入会议室内。

处理措施:为其排风系统加装消声弯头和消声器,并在回风口处做消声措施,适当降低设备运转风速,可有效降低会议室内噪声,保证会议室正常使用。

2.空调机房紧靠会议室噪声大

通病:某会议室采用低转速空调,会议室内噪声较大,影响了正常使用。经研究发现,该建筑调机房与会议室相邻,而在会议室顶部排风管进出机房时穿墙孔洞为堵严,造成机房噪声穿入室内,另一方面,空调机组的减振性能不好,产生的振动声音也随孔洞传入会议室内。

处理措施:可以在会议室同楼层内特别是靠近会议室等隔音要求较高的房间安装空调系统时,采取双级防震措施,即在混凝土基础下安装软木垫块作为第一层防震,然后在空调机组下方安装弹簧组或橡胶减振材料,同时将会议室顶部的排风口穿墙孔洞堵严,可有效降低空调机组和机房的噪声。

3.孔洞和缝隙对隔声的影响

3.1开孔的面积的影响

开孔的位置和孔的深度不变时,开孔面积越大,对隔声影响越大。例如在100mm厚矿渣空心砖墙的中心位置上,若有一个孔径为30mm的孔,则此墙的平均隔声量从40.4dB降到36.5dB;若孔径为50mm,则平均隔声量降低到34.8dB。

另外:150mm厚的振动砖墙的平均隔声量为43dB,若该墙上有100mm长,5mm宽的缝,则平均隔声量降到36dB,并且从低频开始就明显降低。

3.2孔、缝深度的影响

孔和缝的面积,位置不变,对不同厚度墙板的平均隔声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即薄墙的降低值比厚墙的大。

3.3孔、缝位置的影响

孔和缝的面积、深度不变时,在墙的中央对墙隔声量影响较小,在两墙相交的棱线上。影响较为显著;在三面相交处,如室内的顶棚与两墙相交的墙角处,对隔声量的影响最大。

从上述可知,孔、缝对隔声量的影响很显著。因此,必须穿过房屋结构的管线,应该在墙的孔处加套管,待管线等穿过后,以超细玻璃棉等多孔材料将管与套管之间的缝隙填死,以防止降低墙的隔声量。

如240mm厚砖墙上开孔为600×400mm,该墙的原隔声量为47dB, 开孔后降到19.6dB,当也内填塞了2.11kg超细玻璃棉之后,该墙的平均隔声量为37.1dB。

某些墙体抹灰后,墙的隔声量有明显增加,这并非完全是抹灰层的作用,面是原有墙体砌缝不严,漏声的细缝小孔被填实的结果,实际上抹灰层本身的隔声作用是不大的。

4.冷却塔与制机房的噪声

通病:某建筑的三层顶上装有空调系统冷却塔,附近为住宅区。冷却塔容量为75m3/h。建筑物使用时,夜间10点冷却塔还得运行,噪声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因而对冷却塔采取了消声隔声装置,当白天运行时,冷冻机却经常因超高压保护跳开而停机。

原因:在环境噪声日前严格要求的时代,设计冷却塔等装置不仅要考虑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而且也得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但该工程在处理冷却塔的噪声时,加了太大消声装置,增加了气流阻力,使冷却塔的风量减少,冷却能力下降,冷却水温度上升,结果使冷冻机的超高压保护跳开。

处理措施:冷却塔的噪声主要为风机噪声和落水噪声两部分。为解决风机噪声,在风机出口处加了一个消声弯头,开口背向住宅。弯头内贴防水玻璃棉板。而对落水噪声采取周围隔声办法,这两项措施均加大了塔的阻力。最好是采用超低噪声冷却塔,而对居民区的一侧用隔声壁遮挡,则效果比较理想。

通病:制冷机房噪声。某工程制冷机房,面积为350m2,安装了5台8S-12.5压缩机,正常运行3台,机房高度内平均噪声为91dB(A)。而机房门窗外的噪声为78.5dB(A),使用单位反映噪声大,要求治理。机房顶上有3台冷却塔,噪声也大。

原因:机房内未采取控制噪声的措施,而制冷机房的噪声源主要是制冷机、水泵的噪声,一般又以制冷机的噪声为主,且与制冷机的型号、规格、运转台数和制冷机房的土建条件有关。室外的冷却塔也属高噪声型。

处理措施:

1)在机组区域上部平顶垂直悬挂板状空间吸声体,共计5排,排距1.4m,吸声体底部标高2.2m,目的是吸收机房内的混响声,降低机房内的噪声级。

2)关闭原有的窗和大门,在大门内做声闸,声闸内作吸声处理。

3)水泵房也加了空间吸声体,电机消声罩。

4)冷却塔加设了一个大型钢结构的L隔音材料,其长边长22m,短边为7m,平均高6m。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现代建筑已不再是简单的居住、工作场所,而是一个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系统。现代建筑暖通设计中产生噪声和振动问题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其大多都在于安装暖通设备时未能对安装位置、距离、隔音材料的选用、建筑物结构设计和孔、缝的填堵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导致噪声与振动影响的产生,使建筑物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工作需要,这也是暖通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应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

上一篇:探究井下采煤技术的发展 下一篇:简论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信息中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