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时间:2022-09-16 11:45:43

谈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课堂教学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在此笔者谈谈在讲授新知识教学时;教学结构设计思路的体会。

一、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使学生清晰地知道在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问题必须有助于对全课问题情境的解决,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2.问题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并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的问题,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3.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初中生有好新奇、盼肯定、爱表扬、争好胜的心态,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能否直接推理得到,是不是动态思维、是否贴近生活实践以及思维转折次数多少等因素,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时,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如讲授“人的发育”一节中,创设在青春期的男、女同学的生理现象上有何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5.向学生提出学习和认识任务,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知道知识的重点、难点和预习的指向性,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预习时的积极思维。

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智力活动处在积极状态中,为传授和巩固知识奠定基础。这样有利于:

1.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具体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2.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地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边提高”和“双向交流”的效果。

3.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自己解答,教师运用“点化”的教学艺术,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于学生较简单的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对于不同观点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答题中不断渗透各种学习方法和解题技能。如:查阅资料,关注文化传媒,提出假设,实践调查,亲身实验,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等。学生在参与中悟道,在参与中悟法。

(作者单位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石坝初级中学)

上一篇:创设有效情境,提升课堂活力 下一篇:在新课改的大舞台上如何体现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