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戏曲片单机拍摄的妙处

时间:2022-09-16 10:56:34

电视戏曲片单机拍摄的妙处

目前播出的戏曲作品,人们较为熟悉的是戏曲电视连续剧。这类作品大体沿袭了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模式,多半实景或是棚内搭景拍摄。舞台剧一般都在两个小时左右,出品人往往在舞台剧的基础上重新改编创作,将其扩容放大,其工作量的增加,拍摄周期的延长,带来了费用的压力。而舞台剧和连续剧的结构方法迥异,往往使得剧情的发展枝蔓横生,戏剧的节奏拖沓迟缓,很难展现原有舞台剧的风貌。一般戏曲院团更愿意通过电视手段将舞台剧直接搬上荧屏,省时省力省钱,还能原汁原味地反映戏曲的原貌。而观众也能在相对集中的时段里,欣赏到一部完整的戏曲作品。目前荧屏上呈现的舞台剧大体有三种:

1.舞台艺术片。保留原先的舞台剧内容,打破舞台美术三面墙的格局,利用摄影棚置景的方便,增加舞美的容量,添加布景的层次,延伸风景线。这类作品采用电影舞台艺术片的拍摄手法,在拍摄质量上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其不足是费用相对较高,尤其是要将演员队伍拉到异地的摄影棚内,既要停止正常演出,又要负担日常支出,一般戏曲剧团难以承受。

2.舞台实况纪录片。这类作品往往采用多机位现场拍摄,由导演在转播车上一次剪辑完成。由于舞台演出必须一次性连续进行,很难保证每个演员自始自终能进入状态,表演到位;而舞台灯光无法顾及的角落,又使拍摄画面难以保证影调的统一,光照的协调。数台摄像机尽管角度不同,基本上只能是从一个平视的角度拍摄舞台表演,难免单调和平面化。因此,这类片子很难保证精细的艺术品格,精美的舞美画面,精良的拍摄质量。但必须承认,这样的拍摄方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花钱也不多,对于剧团来讲,颇为实惠。

3.电视戏曲片。原则上不改动剧本,不改变舞台美术,按照电视播出要求调整灯光,在剧场单机拍摄。

没有固定位置的单机拍摄,打破了三面墙的舞台框架,台上台下,到处可以成为支点,随时可以寻找到新的视角。电视戏曲片单机拍摄可以把轨道铺上舞台,增强画面的流动感;可以垒起道具箱把摄像机架到舞台半空,俯拍演员的特写镜头;还可以把摄像机安排到侧幕边、景片后,表现演员的动作细节。摄像的自由度宛如电影舞台艺术片,却不需要在摄像棚里重新搭景。

在实况录像中,演员的表演必须一次到位,而单机拍摄方法则可以让演员多次重复表演,直到满意为止。这就保证了能让演员把最好的表演、最到位的表情神态展现在作品中。

灯光的死角在正常演出中在所难免,电视戏曲片单机拍摄则可以对灯光进行必要的调配,这就保证了光和色彩的饱和与协调。

某些在舞台上不易表现的场面和内容,我们又可以通过镜头的强调、机位的变化、细节的调整,加强渲染,强化效果。如扬剧《史可法》的战争场面,通过一连串的叠加镜头表现战争的残酷,通过慢镜头表现守城战士的英勇。而一段史可法和弘光皇帝隔空的心灵对话,由于后期制作中采用了现代手段,强化了对比效果。

单机拍摄对导演和剪辑的功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是懂得戏曲的行家,还是熟悉电视的能人,在电视语言和戏曲语言之间要能找到平衡点。戏曲讲究“有板有眼”,这个“板”和“眼”如何在镜头的转换组接中流畅地得到表现,如何让戏曲演出节奏和镜头的推拉摇移协调和谐,并非易事。导演和剪辑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当代电视艺术有着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且富有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这样拍摄出来的电视戏曲片,戏曲味浓,电视品质精良。

上一篇:浅谈地方电视台英语新闻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许兰雪轩《广寒殿白玉楼上梁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