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时间:2022-09-16 09:32:11

浅析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是现代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实现投资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长期盈利能力构建的关键。针对现代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工程施工企业应以预算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指导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预算;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工程施工管理研究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目标、指导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现代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及有效控制投资,实现项目预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一般是指完成某项工程建设,从项目规划至工程施工完毕办理的验收及交付使用所需投资的总和,即按计划地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所构成的建设项目投资造价。工程造价是反映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最终投资总额,并由此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

2、合理确定工程控制目标是施工阶段重要保证

工程造价的控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与工程的质量、工期密切相关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工程造价控制是对工期、质量、投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的控制。其中一个目标的变化势必影响另外二个目标的变化,因此,如何控制好工程造价就成了三大目标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初的概算造价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预计,项目的投资与规划。如在我项目部承接某项工程时,先根据施工图及甲方要求完成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中标后根据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否能够盈利,就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的使用进行规划控制。目标成的确定与施工技术方案的具体编制相互制约。如果能够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并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工程,目标成本盈利,就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如果不能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材,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使用,造成资源闲置或是资源浪费,就会导致成本亏损,更甚影响工程进度及质量。所以,以工程预算的编制为依托,根据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是工程最后盈利的重要保障。

3、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控制措施

为了取得目标控制的理想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3个方面。

(1)组织措施。设置专门的目标控制管理机构和选配专职人员,制定目标控制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层次目标控制人员的职权、任务和管理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充实控制机构,挑选与其工作相称的管理人员;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团队建设,人员培训等。这些都是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只有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保证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明确、完善,才能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2)技术措施。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实施有效技术控制的主要措施有:①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② 审核、比较各种技术数据;③ 确定设计方案的评审原则,④ 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⑤ 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方案做必要的评比论证;⑥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⑦ 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在整个项目实施阶

段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等,才能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3)经济措施。经济措施是实现项目目标的资金保证措施。为了理想的实现目标,监督管理人员要深入实际跟踪检查,收集、加工、整理工程经济信息和数据;要对各种实现目标的计划进行资源、经济、财务诸多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要对经常出现的各种设计变更和其它工程变更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以力求减少对计划目标实现的影响;要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审核,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要对工程付款进行查等。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忽略了经济措施,不但会使工程造价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3.2工程变更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由于甲方原因,设计原因,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可抗力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情况,都是在预期之外的。这部分的增加工作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也都是在预算、合同之外。工程变更所发生的费用,直接影响着目标成本的控制,影响着工程总造价。所以,及时、合理的对增加或变更的工程量以工程洽商的方式,经过甲方、监理的认可,进行预算的编制也是重中之重。

4、工程预算的编制渗透整个施工过程

4.1按施工进度划分情况

在施工准备期间内,主要表现为资金筹集,也有资金的支出,即用来购买所需的各种施工材料、设备及配件、征购或租用土地、临时工程以及支付工资等项目开办费用,同时要准备好各类固定资金。由于资金在这个期间发生频繁且数量大,而且属于预算的开始阶段,所以这个时期的资金预算应认真对待。

4.2施工生产期间

资金预算的形式相对要单一,但这却是控制的重点。在这一阶段,储备资源例如:劳动力、资金、工程材料等根据施工生产活动的进行,逐步消耗于项目的工程成本中,形成项目实体,固定资金也以各类形式进入工程成本。工程施工阶段应以工序为尺度分解预算期间。预算时需掌握大量相关各类成本资料,计取标准是较大的难点,然后结合以往项目经验,将预算额填入表中。

4.3工程收尾验收交付阶段

工程项目部分或全部验收合格,并和业主单位办理验收交付手续,同时根据鉴定合同及时收回还欠工程款。

从业主方取得结算资金后,还会做资金的分配工作,如兑现职工的奖励款、缴纳税金、向项目总部上交资金款等。

5、加强工程预算的对策分析

5.1工程概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是工程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要,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指导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概预算编制人员要依据设计图纸准确地计算出与设计图纸相对应的工程量,这要求编制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施工经验表现在编制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把握上,应熟悉安装的具体施工工艺,各种设备的操作流程。

5.2了解项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考虑可能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是编制好设计概预算的必要环节。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的开支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左右,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控制材料消耗费用主要包括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和材料价格的控制二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控制原材料消耗量的关键。建立严格的材料领发制度和回收制度,加强对工程使用材料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力度。

5.3客观分析价格因素,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

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平,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5.4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概预算编制

因为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急,难免会出现多算、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另外概预算编制人员也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以及各种项目计算表之间反复抄录和校对,所以在大量的重复计算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计算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接着,设计单位应严格的按照相关出台的政策、标准,来源于实际的编制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最后施工单位则应根据自身的建设情况切实按照预算计划安排开展紧锣密鼓的施工,以发挥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的服务价值。

6、结束语

为了使建筑工程顺利有序的开展,我们只有充分注重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从预算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才能最终使建设资金用到实处、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根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荣木.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J].科技资讯,2008(2).

[2]曹志超.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J].建工科技,2010,4.

上一篇: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下一篇:台山电厂辅控网集中化改造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