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垃圾异味防控措施实践

时间:2022-09-16 06:24:09

城区垃圾异味防控措施实践

本文作者:梁丽娜 吴选辉 单位: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

1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概况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于2002年开始建设,以生活垃圾处理为依托,立足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再生循环经济,围绕建设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研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的目标,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包括卫生填埋场及配套设施、医疗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等4个项目,成为北京市当前惟一初具规模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并于2010年被确定为北京市第1批循环经济园区类试点单位。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高度重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异味防控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异味排查防控工作,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积极采纳专家意见,及时向社会通报异味防控情况,确保了垃圾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城市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2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异味源分析

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一是填埋区的填埋气体外溢。由于填埋区全部采取膜覆盖,对于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在覆盖膜有漏洞、密封不严和负压过大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少量填埋气体外溢,臭味较轻。二是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车间及调节池。车间硝化罐罐体或管道如果存在密封不严或漏气的地方,以及渗沥液调节池入口漏气、池内负压未有效建立或除臭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下可能产生臭味。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是引桥。由于卸料大厅在第2层,引桥的建设为陡坡,垃圾运输车辆经过引桥时会造成渗沥液遗洒,尽管每日多次用清水冲洗,但仍然是焚烧厂最大的异味源。二是卸料大厅及垃圾池。由于卸料大厅集中了垃圾料坑、渗沥液排放口等设施,尽管采取了安装负压风门、更换玻璃、定时清洗等措施,但在风门不开的情况下,也可能有臭味扩散到厂区。三是运送垃圾的车辆。目前,每天进入焚烧厂的垃圾量在2000t左右,垃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存在渗沥液遗洒和异味飘散的隐患。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处于调试阶段,每日处理垃圾约30t,设计日处理垃圾400t,如果正式运行后按照设计垃圾处理能力每日进料,异味治理更要加强。一是卸料厅。垃圾车往卸料坑卸料时,虽然目前要求垃圾卸料不落地,也在卸料厅门口开启了负压风幕,但仍可能存在异味外溢。二是污水处理站。厂内污水处理站目前不能满足达标处理出水需要,现阶段采取污水外运方式处理,由于运输车辆需从储液池内抽取污水,此过程中可能造成异味外溢。高安屯医疗垃圾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厂的物料成分以含有塑料的一次性薄垫、手套、输液管,针头和镊子等为主,易腐性物质含量非常少,可通过喷洒药剂进行消毒灭菌,消毒液气味也可能成为微弱异味源。

3异味排查工作主要做法

3.1强化制度管理,形成异味防控长效机制园区成立了异味防控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异味排查实施方案》、《园区异味防控工作预案》、《园区整体异味控制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保障了异味防控工作的长效性。

3.2加强园区内部管理,增强异味防控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一是强化填埋场日常管理,规范作业流程,严格做好日覆盖工作。加强对作业现场、调节池、提升泵井、园区道路等区域和设施的除臭药剂喷洒,提高全方位立体除臭效果。二是加强对园区内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医疗垃圾焚烧厂检查和监督力度,规范企业运行标准,监督企业对卸料平台、卸料仓等重点部位的除臭频率和力度,要限时整改排风系统和渗沥液处理系统,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排放。三是强化园区各单位设备及建筑物日常维护维修保养工作,加大巡查频次,保持建筑物外观整洁,设备功能齐全,运转有效。提升园区道路质量,防止渗沥液道路遗洒。协调区环卫服务中心,对存在问题的垃圾车进行拍照登记,对不合格的垃圾运输车辆及时整改。加强园区内道路遗洒的清扫、冲刷和喷洒除臭药剂工作,增加夜间道路除臭人员。提高在极端气候和突发事件条件下异味防控的能力。建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不断完善极端气候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落实阴雨天气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应急区域积水和作业现场渗沥液导排及时,堆体无积存。

3.3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学防控异味能力组织专家指导评审。组织成立异味防控专家组,对园区异味防控工作进行评审,针对不同时期特别是极端天气异味防控提出指导意见,督促园区各单位不断提升异味防控管理水平,提高科学防控异味能力。密切关注气候变化。不断总结经验,把握天气变化规律,发挥园区空气监测数据信息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及时调整除臭设施,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防控能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标准意识和工作质量,使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增强异味防控意识,最大程度减少异味产生。

3.4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强化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园区网站、《循环产业报》、电子显示屏作用,扩大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总结经验,规范园区对外开放工作,完善对外开放档案,提升园区影响力。关注舆情信息,增进与居民的联络和沟通;落实居民代表和人大代表联络制度,认真做好居民群众来电接访工作。4异味防控工作的主要经验1)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异味防控工作的开展。园区领导高度重视异味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和落实,制定排查方案,启动工作预案,成立专项小组,推动异味防控工作的实质性开展。2)督查严格,全面掌控异味可能产生的条件。由园区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建立异味防控长效机制,按照各单位自查为主的原则,对园区内各项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重点运行的设备设施进行抽查,针对可能产生异味的环节组织监督整改,及时消除了隐患,推进了异味防控规范化管理工作。3)加强巡查,及时掌握居民反映的异味信息。加强对周边地区异味源的排查,重点落实有居民反映的区域,调整排查线路,及时汇总排查结果,对异味产生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发出通报,制定应对方案,提出控制要求或整改建议。

5进一步加强异味防控工作的建议

1)强化异味防控制度建设。异味防控工作是垃圾处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作为垃圾处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进一步加强异味防控制度建设,建立异味防控的长效机制,推进从源头预防异味事件的发生。2)严格垃圾处理工作管理。需要加强园区管理中心的监督与管理职能,对卫生填埋和焚烧等垃圾处理技术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开展工作,保证垃圾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和制度化。3)提高园区职工责任意识。在垃圾处理工作职能说明书、岗位责任书、作业流程等的基础上,需要切实加强领导重视度,制定园区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职责划分,通过可行的工作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严格按照任务落实到位。4)增强部门综合整治力度。由于垃圾处理中心一般都处在城乡交界处,除了园区内部加强治理外,垃圾异味的来源还包括由于外来人口集中而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露天暴露、随意焚烧现象严重、污染周边河流的污染等地区,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加强监管和治理。

上一篇:城区垃圾分类燃烧探讨 下一篇:穴位埋线与针灸治疗盆腔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