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难点及成因

时间:2022-09-16 05:43:51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难点及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26-01

1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难点

语言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文化的真正意义对于本文化群体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群体,则是非常陌生的。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群体,于是,当不同语言群体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词汇空缺,即无法在非本族语言的范围内寻找到能够表达其意思的相对应的词汇,而这些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上。

2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难点的成因

2.1 传统积淀历史文化因素造成词汇空缺现象。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其传统的文化思想自然反应到语言上。传统的固然在人们的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就像这个“龙”字,在华夏文化中,“龙”字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之一,与凤凰、麒麟、龟合称“四灵”。除这个字义外,它还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形成一种中华文化图腾,现在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可见其影响之大。然而在西方国家,“龙”(dragon)是凶险的,“因为在英语的历史上从贝尔沃夫时代起,龙就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这是传统积淀造成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其进一步的发展就造成了词汇空缺。再如“中秋节”Mid-Autumn Day;“泼水节”Water-Splashing Day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佳节,是中国优良文化的积淀,悠久历史传承至今的瑰宝,这些传统文化佳节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被中国人所专有,它们也在一些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中流行起来。而欧美信仰的是基督教,所以有不少词汇包括他们的节日都与《圣经》和基督教有关,如a c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约),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较之,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佛教和道教是分不开的,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法无边。再有一些如“武术” wu shu ,“功夫” kung fu,这些民间的特色文化,在中国还未对外开放,这些对西方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这些都反映了这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所造成的词汇空缺。

2.2 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

地域文化差异指的是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等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差异。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俚语、俗语、格言、谚语等都带有浓烈的汉名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汉民族是生活在亚洲大陆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而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一直很发达。两者的不同就出现了汉语文化中很多词汇与土地有关,而在英语词汇中很多都与海有关;例如,汉语用“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无法收拾,而英文用“get into hot water”表示陷于困境。“烂醉如泥”英文用drunk as a sailor,这里不用泥,而用的是水手。

此外,地域的差异影响到的气象变化进而还会影响到农牧业,这方面的不同是造成中英无对应词汇的另一个因素。不列颠岛西北山区潮湿多雨,其后属湿润型,在树林里适合生长蘑菇,而中国地处东南亚,幅员辽阔,各地的其后差别也是相当大的,于是汉语中用来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的成语“雨后春笋”被译成英文时就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or to mushroom up。

2.3 习俗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

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如饮食,婚嫁,节气,对色彩的偏爱,亲属关系等等。这些差异也常常使语言间出现相对的词汇空缺现象。比如,在中国,人们喜欢在喜庆的节日里用红色来装扮,认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好运,新人在结婚的时候都喜欢穿着红色的衣服;而在西方国家里它们则认为红色代表着暴力与血腥,新人们在婚礼时则以白色来代表它们纯洁无瑕的爱情,但在中国,白色却时常表示不幸。所以英语中的吉日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a red day正确的应该是a white day。而汉语中所说的红人则不可以翻译成a red-haired girl,其正确的译法应该是a white headed boy.再如,中国古时候女子要以三寸金莲为美,于是就有女子“裹足”bound feet: a vile feudal practice which crippled women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以及“童养媳”child wife: girl raised from childhood to be wife of son of family.

3 结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表达感情和愿望,交流思想的方法。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包括旧词新义、流行语、外来新词语等;甚至不少己湮没多年的旧词语也频频亮相,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词汇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也会随之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研究也将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英语教学和研究界的一项重要的探讨课题。中国的语言工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研究就不能仅仅停在“中国特色词汇”这一小的层面上,对于其它层面也应对其深入的、联系的、广泛的研究。应力求使中国英语贴近中国的社会现实、努力以全世界的英文读者为对象,来大力传播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2002

[2]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3] 彭家玉,杨贤玉.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反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1):16

上一篇:艺术夸张在现代雕塑的魅力体现 下一篇:室内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同空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