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16 04:46:51

浅议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主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乃至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从各方面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复合人才为目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每一位美术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初浅总结。

一、美术老师要多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美术教师在批阅学生的美术作业时,要用师者的真挚及诚恳的心态去对待所教学生,多给予他们一些表扬与鼓励,不去轻易地否定一个学生的成绩,从作业中找寻学生的点滴成绩及进步。作为师者,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因为你的一个手势,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神情,都将成为学生学习上进的动力。学生有了上进的动力,他的意志力也就形成了,美术教学目标也将会实现。这样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也会更有创新能力。

二、学生的想象能力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想象。小学美术课之所以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因为美术活动是一种脑、手、眼等多种器官并用的活动,在训练感觉和想象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并能促使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种综合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内核。而创新是最富于激情的活动。在情感的驱动下,审美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情感的投人,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举一反三,真正进人自由联想的空间。学生一旦进人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就能创造出无数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画面。在这种充满激情的学习、制作和创造中,教学过程自然会呈现生动、活泼、自由、激情、诗意与美的气氛与意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美术老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片沃土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力的良好氛围,并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在教学环节上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美术课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去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性。重视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独立性与个性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提出与他人不同的理解或有所创新。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不搞“标准答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四、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主要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要做到教育应该根据个性差异来进行因材施教。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整个课程标准之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自由、灵活、开放,选择学生身边的、最熟悉的、最喜爱的题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经验,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欲望,使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和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种灵活、开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距离接触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真正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位学生。这种充满兴趣与激情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生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近年来,由于教学的需要,笔者经常带领学生赶往苏南、皖南等地进行实践。这些地方古民居非常有特色,对古民居进行速写训练,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在于观察发现。苏南、皖南等地的古代民居,凝聚着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充盈着东方建筑审美的特质。苏南、皖南古民居多为二层,青砖灰瓦,石料为门,内设木架结构,门檐窗权多有绘画和雕刻,庭院天井常植树木花草,外墙一般采用马头墙组合,参差错落,典雅别致。有些建筑依水而建,沟渠、小溪弯曲于小巷之中;石桥、路径贯通于水乡古镇,给人以宁静幽古之感,充满诗情画意。用写生的形式来观察、记录和传达视觉感受和心灵意象,有着自然、奔放、随心所欲的特点,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能使画面保持简洁,它对比例、协调、构图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益的。通常在外出写生前先让学生临摹一些相关的作品,观察分析作品表现处理的手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安排教学实践,能使学生较快进人角色,帮助学生在写生中获得成功感。

从教以来,我个人认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享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内在生成的自发力,是有知觉、感觉、精力和意志力的个体。艺术教育不是教“艺术”,也不是进行“教育”,而是激发主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自觉,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促使其创新能力的自发形成。只要我们认真专研、总结,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很多的。

上一篇: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效果的提升 下一篇:做你们永远的良师益友――我的支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