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个人因素与学徒制实施成效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9-16 03:53:06

学徒个人因素与学徒制实施成效的关系研究

摘 要 学徒制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其实施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基于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对学徒实施成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性别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社会关系、从业意愿的影响比较显著,职业人格的影响则尚不清晰,职业资格考试的结果和对行业的了解程度均会影响学徒实施成效及学徒最终的择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徒制;个人因素;职业环境;产品认证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7-0066-04

收稿日期:2014-04-13

作者简介:陈凌峰(1971- ),男,广东汕头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工程师;赵先美(1965- ),男,湖北鹤峰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教授。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规划研究项目《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教育环境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tjk165),主持人:赵先美。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并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传统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的矛盾日益突出。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所推行的新学徒制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

本文基于职业发展理论、认知学徒制理论,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料,通过实证研究方式,阐释学生个人因素对学徒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产品认证工程师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职业,其主要职责是对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除了相关理工科专业知识外,还涉及到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社会习俗以及程序规范、证据收集、结果论证等。目前,国内没有与之对应的专业,从业人员除了从同行招聘外,主要是采用学徒的方式进行入职培训。整个培训周期通常在半年至一年不等,视培养对象的能力和具体认证产品而定。在本案例中,学徒培训所面向的职业是电器产品认证工程师。

(二)实施过程

1.学徒和导师的来源

本案例中的学徒均为机电相关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已完成所在专业的教学大纲规划的全部专业课程,具备了参与职业培训的基础。采用自愿参与的方式,在培训前由导师详细介绍培训内容、职业内涵等。

本案例导师在调入学校前,曾在国外产品认证机构负责产品认证和培训工作;在学徒培训过程中,还邀请了相关认证机构的专家为特定技能或特定内容的培训进行授课、讲解和指导。

2.培训方案来源、实施与考核

学徒所采用的培训方案,主要是移植国外知名认证机构的培训材料,其中,培训针对的产品以国际标准IEC60335以及与其对应的国家标准GB4706所覆盖的家电产品为主;同时,根据学徒的个人情况,按照认知学徒制的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四个维度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重点是增加方法维度方面的培训内容,同时与认证机构合作,选取多种实践方式,包括作为见习项目组成员参与实际产品认证、利用真实产品进行项目仿真、项目对比等,来提高社会性维度的成效。

整个培训实施过程中都由同一个导师负责。此外,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与相关机构合作的方式,为所有学徒构建了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如将产品用于学徒的技能培训和实习,与认证机构的工程师进行直接的理论探讨,参与认证机构与生产企业的技术交流等。考虑到所有参与该学徒培训项目的学生均以就业为目的,除了职业资格考试之外,培训以毕业后求职成功与否作为最终评估学徒培训实施成效的标准。

(三)实施成效分析

1.概述

本研究的学徒培训从2011届应届毕业生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届,共有14名学生参加实质性的学徒培训,有6名学生求职成功,毕业后任职电器产品认证工程师(或相类似的岗位),成才率为43%。

2.学生背景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参考许明华与费宇鹏(2008)等的研究[1],挑选了性别、社会关系作为考察学徒个人背景因素的研究项;专业和生源地则不予考虑,因为本学徒培训项目中所有学徒的专业均为机电相关专业,而生源地则以广东城镇生源为主。其中,社会关系指在学生的家庭、朋友(如师兄师姐)中是否有人从事与本行业相关的职业。

性别方面,参与学徒培训的4名女生中,最终成功就业的有2名,成才率为50%,而10名男生中,最终成功就业的有4名,成才率为40%,也就是说,性别对学徒实施成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社会关系方面,有社会关系的5名学生中,求职成功的有3名,成才率为60%,而没有社会关系的9名学生中,求职成功的有3名,成才率为33%,表明社会关系对学徒实施成效的影响比较显著。

3.从业意愿的影响

张咏梅、郝懿等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教育期待对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2];魏红与申继亮研究则表明,课程的重要性和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会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3]。因此,学徒从业意愿的高低体现出他们对培训内容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体现出他们的自我教育期待,这些因素进而影响到学徒实施的成效。

本研究中,从业意愿指学生在参与学徒培训时所表现出来的未来从事该行业意愿的高低。具有较强从业意愿的,通常是期望毕业后能够从事该行业,具有较强的职业目标;从业意愿一般的,则通常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参与本学徒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多一种选择。完成学业指学生中途是否退出学徒培训。

表1表明,具有较强从业意愿的6名学生中,完成全部学徒培训内容的有5名,并且最终求职成功的有4名,成才率为67%;从业意愿一般的8名学生中,完成全部培训内容的只有4名,最终求职成功的只有2名,成才率为25%,表明从业意愿对学徒实施成效的影响比较显著。从完成学业的效果来看,9名完成全部学业的学生中,6名求职成功,成才比列为67%。

从表1可以发现,具有社会关系的5名学生中,具有较强从业意愿的有3名,比列为60%,而没有社会关系的9名学生中,具有较强从业意愿的有3名,比列为33%,表明社会关系对学生的从业意愿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4.职业资格考试的影响

产品认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较高,根据认证产品和认证领域的不同,对应不同的从业资质,但是这些职业资格证对从业经验和年限都有一定要求,目前比较适合应届本科生考取的只有“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从业人员资格”,但与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及认证的专业人员相关,对专业知识则涉及不多。

从表1来看,参与该资格考试的9名学生中,6名通过资格考试,通过率为67%;这6名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中,最终求职成功的为5名,成才率为83%;相对而言,未通过资格考试的3名学生中,只有1名学生求职成功,表明是否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着比较强的相关性。

值得一提的是,从业意愿较高的学生中,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80%;从业意愿较低的学生中,通过率为50%,但这些从业意愿较低的学生中,凡是通过资格考试的,最终都求职成功,相反没有通过的则不再选择从业,这一点与从业意愿较高的学生情况很不一致。

5.职业人格的影响

职业人格被认为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4][5],尤其是随着各个高校陆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少应届毕业生都会在求职过程中参考职业人格的测试结果。表1中职业人格的内容,是学生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自测得到的结果。

从表1可以发现,14名学徒比较均匀地属于6种类型,而求职成功的6名学生中,2名是常规型C,2名是管理型E,1名是实际型R,1名是社会型S,并没有一种类型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研究样本数量偏少的缘故。

6.放弃原因分析

从表1可以发现,中途放弃学徒实践的5名学生中,3名学生是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该职业方向与本人的职业规划不一致,2名学生则是因为遭遇学习技能和知识的能力缺陷;至于完成全部学业但是最终放弃入行的3名学生中,1名是因为发现该职业方向与本人的职业规划不一致,2名则是因为没有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而放弃。综合而言,8名最终放弃进入该行业的学生中,因为职业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有4名,占50%,学徒过程遭遇学习困难的2名,占25%,因无法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而放弃的2名,占25%。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从实践过程和实施成效来看,部分学生在培训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该职业的进一步了解,可能会发现与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存在较大差异,或者会发现自己在技能或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选择中止培训,甚至在完成全部培训后,也有学生会选择放弃从业而改选其他职业。由于学徒制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相关性很强,无论是学徒过程中选择中止,还是学徒期满后选择放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教学资源和学习精力的浪费。

从学生背景因素来看,学徒的性别对实施成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社会关系的影响则比较显著;从学习因素来看,学徒的从业意愿对完成学业和从业选择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学徒的社会关系与从业意愿之间似乎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在行业内具有社会关系的学徒,会具有较高的从业意愿,坚持完成全部学业和学徒期满从业的可能性更高。

职业资格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发现,若将最终求职成功作为衡量学徒实施成效的标志,职业资格更明显的作用则是为从业意愿较低的学徒提供一种决策依据。研究表明,职业资格考试的结果成为从业意愿较低的学徒最终选择从业与否的依据,他们需要一种外部的客观依据来协助其进行职业选择。

从终止学徒培训和放弃从业的原因来看,与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不一致的占50%,遭遇学习困难和无法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各占25%。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学徒培训的深入,学徒对行业的理解会不断加深,从而影响到对从业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徒最终的从业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职业人格在本研究中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影响效果。

(二)建议

一是关注学徒在相关行业的社会关系,对于缺乏相关社会资源的学徒,除了提醒其社会关系在未来从业中的作用外,有必要进一步协助其加深对行业的了解。二是对于从业意愿较低或不明朗的学徒,协助其尽快做出择业决策。三是选择合适的考试方式协助从业意愿较低或不明朗的学徒进行择业评估。四是慎重使用职业人格测试结果作为学徒择业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职业层出不穷,其工作性质和内涵都在不断变化中,职业人格测试结果是否能够可靠地反映学徒个人与职业的匹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三)未来研究思考

一是研究采取的是案例分析,样本数量偏少,结论的普遍性有待进一步的检验,未来可以考虑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更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研究结论的普遍性进行检验。

二是早期研究阶段降低了导师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但是学徒制作为一种比较个性化的职业培训方式,导师的因素,尤其是师徒之间的关系无疑会对学徒实施成效带来影响。

三是研究中缺乏合适客观手段对学徒的技能基础进行观察和评价。技能培训是学徒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其基础直接关系到实施成效。

四是研究过程中并未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对知识、教学模式、教学顺序和社会化实训进行实质性的调整。虽然这种研究方式有助于在早期研究降低维度调整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弱化了学徒培训的个性化特色。

参考文献:

[1]许明华,费宇鹏.大学生背景特征对创业态度及倾向的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4-17.

[2]张咏梅,郝懿,李美娟.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大规模测验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4):56-62.

[3]魏红,申继亮.背景特征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3(4):85-90.

[4]张忠豪.大学生人格对职业倾向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6.

[5]冯艳丹,张利燕.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2):126-129.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Apprenticeship

――Case Study of Apprentice of Product Certification Engineer

CHEN Ling-feng, ZHAO Xian-mei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 China)

Abstract Apprenticeship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 the accomplishment is far from expectation yet. However, currently academics traced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to the content and policy, while few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pprentices. The case study of apprenticeship in product certification engineer indicated that certai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pprentice had effect on training result. The effect of gender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effect of social connection and job desire were significant, but the effect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y was unclear. The result of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and the extent of understanding the vocation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sult of apprenticeship and job selec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renticeship;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product certification engineer

上一篇:学习者视角下《基础会计》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国外药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