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借贷合法化

时间:2022-09-16 02:38:52

浅析民间借贷合法化

【摘要】近年来,民间借贷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其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现在民间借贷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民间借贷的发展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民间合法化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合法化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与发展史

民间借贷是指未经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做中介,直接在民间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民间借贷的原始形式是民间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直接借贷,高级形式是通过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借贷。民间金融机构是指民间自发形成的未经金融监管当局批准成立的典当行、私人钱庄、资金互助会、储金会和各种信贷机构。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经济开始呈现活跃势头,民间借贷活动也随之逐渐活跃起来;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民间借贷越发活跃,在我国达到了一个繁荣时期;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监管的加强,民间借贷活动纷纷转向地下,其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止。进入21世纪后,一直到现阶段,民间借贷又逐渐复苏,其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2011年有学者对广东省各地农村民间融资方式进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的农民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比例在40%以下,从民间融资渠道获得的贷款的比例在60%以上。同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报告显示,温州市民间借贷市场目前处于阶段性活跃时期,估计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笔者认为民间借贷在中国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从市场供求角度来说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从资金需求者的方面来说,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而且其贷款手续复杂、贷款审查周期较长,一般个人和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无法满足这些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因而只能选择以高于市场利率的利率从民间进行融资。(2)从资金供给者方面来说,中国现在每年物价上涨指数都在5%左右徘徊,而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3.5%,这种负利率(银行存款利率低于同期物价上涨指数)的现象一直存在。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民间借贷在支持我国民营经济投资,弥补银行信贷不足,健全我国金融市场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必要性

(1)发达国家的民间经验。发达国家把民间借贷界定为一般的民事法律行为,靠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规范合同形式及内容,借贷合同发生法律效力等。(2)温州跑路事件。信泰集团是温州眼镜业的龙头企业,其除了主营眼镜光学产业,在外还涉及太阳能光伏、房地产等,该集团为了扩大经营,负债2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8亿,月利息500万元;民间借贷资金12亿元以上,月息超过2000万元,由于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高额的利息,该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于2011年9月20日突然出走。2011年4月以来,像胡福林这样,因资金断裂,无法正常偿还债务而跑路的温州中小企业老板已经不下100个了。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民间借贷的利率,使其合法化。

三、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建议

(1)加大打击与取缔的力度,净化民间借贷市场。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多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但目前的担保公司、寄售行等民间借贷利率已大大超出了该规定,属于高利贷行为,完全背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借贷,无序的高利放贷和运作,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在目前尚未出现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必须严格按照《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由金融办牵头。银监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做好组织、协调、打击与取缔有关的工作。(2)建立个人信用评级体系,提高防范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能力。银行在审核借款人申请、核定贷款价格时要同时评估贷款的风险度,民间借贷活动同样需要进行贷款风险预期,只是在形式上可能采取非正式的、内容简单的方法进行。民间借贷可以学习并借鉴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方法,提高预期民间借贷风险的水平,在当前缺乏权威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防范风险的做法。(3)引导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进入,控制民间借贷风险。一方面贷款人可以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给担保公司,让担保公司对其信用进行担保;另一方面,当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用持有怀疑时,债权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

参考文献

[1]黄月冬,赵静芳.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风险及对策[J].金融观察.2010

[2]周素彦.民间借贷:理论、现实与制度重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3]蔡灵越.对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类型分析及对策建议[J].货币银行.2007

[4]魏源.农村民间借贷及其对农村金融生化的启示――以广东省为例[J].调研世界.2011

上一篇:浅谈小型微利企业的税务筹划 下一篇:中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