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地记学习笔记

时间:2022-09-16 01:59:08

让学生自主地记学习笔记

摘 要:现代科技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图片、视频,甚至网络让语文课堂变得活泼起来,更好地吸引了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可时间一长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们只是沉溺于语文课堂上优美的图画和动听的曲子,课文本身反而成了课堂的点缀。因此,学习笔记作为学生自学的重要工具,是不能被遗弃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也是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笔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19-01

记学习笔记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实践活动,记学习笔记应该是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并促其个性发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记笔记,使学生乐于记笔记,记笔记成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园地。下面就如何记学习笔记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方法灵活,内容上自主

记笔记应为我所需,为我所用,让学生想记什么就记什么,需要什么记什么。我在把记笔记的自还学生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逐步寻求、创造并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几年的实践,学生自主记笔记的内容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记在模糊处。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心中的困惑,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的不解记下来以防遗忘,以便去收集资料,去观察研究,去请教别人。如在学习《狱中联欢》一课,课堂上一名学生提出预习时记下的疑点:“‘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用牙刷柄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当时的条件那么差,监狱里的革命者是用什么工具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是革命者用牙齿磨的;有的说是在地上磨的:有的说自己看过《红岩》,大概是革命者拔下牢门上的铁钉刻的……从疑点入手,进而从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心灵手巧,情深志坚。

2、记在思考处。把思考过程记下来,既为学习留下痕迹,便于反馈,又有利于学生自我完善。课堂上,学生思考时作一些笔记,既不会干扰其他同学的思考,又避免了因其他同学的答问而产生思维定势。如学习《跳水》一课,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 边作笔记,我在学生交流时,发现了下列二则笔记:

从生动活泼的笔记中可看出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了事物间的联系,老师还要作什么繁琐的分析讲解呢?当然,学生思考过程中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反馈后老师应精心点拨指导,抓住共性问题全班研讨。

3、记在创新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老师教学得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常常迸发出灵感,这些智慧火花稍纵即逝,记下来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学中我注意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让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科学课、社会课和我们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并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创意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记下的笔记五彩纷呈:有的设计了新型垃圾箱,能自动吸尘,还能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垃圾入箱;有的设计了能爬坡的植树机;还有的设计了能源转换站,通过装置把太阳能转换成其他能源来充分利用。虽然只是“纸上练兵”,但创意可贵。

4、记在所得处。教材中的精彩片断,生活中的警句名言,课外阅读中的好词佳句,学生都能根据的需要摘记下来。以赏析、背诵提高审美情趣。游览名胜,踏迹乡间城街见到的美丽景观,朴素的民风民俗亦为笔记增色。从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学校图书室、湖北教育网台等处获得的信息资料,阅读文章后的感受,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感悟作些读书笔记。

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学生的笔记多姿多彩:有的协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接示中心;有的介绍了课外收集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有的则写了读文后的感受,对小女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达了自己珍惜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的愿望。

5、记在错误处。(1)记作业、测试中的错题。错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会错,进行反思后重新订正,吃一堑长一智。(2)记学习生活中的错误观点,错误行为,怎么会错的,有什么后果,自己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得到哪些启示。(3)记别人出过的失误,自己引以为戒,逐步辨是非、明事理,学会自我完善。

二、不拘一格,形式上自创

学习笔记主要是给学生自己看的,只要他自己看得懂,用的上就行,所以运用什么形式,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纵观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写写画画。用文字记基础知识,写下自己的思想。也有学生爱画上几笔,如学习《林海》一文,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温柔”与“孤峰突起”两句的意思。

2、摘摘抄抄。摘抄精彩语段、课外收集的资料。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有的摘抄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来呼唤人们爱护我们的家园;有的摘抄了太阳系中其它行星的资料来说明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的摘抄了《环境保护法》的部分内容;有的摘抄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感人事迹。

3、剪剪贴贴。优秀作文、彩色画片、语文课外知识类资料是学生剪贴的最多的。如六年级学习春联之后,学生除了摘抄生活中见到的春联外,有的还剪贴了解缙儿时对对子的趣联,“除水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课上交流时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小学生好奇爱美,常贴一些彩画在笔记本上,如学生贴水浒英雄像、《西游记》画片、三国人物画片等,就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时,学生翻出大量精美生动的画片,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通过剪贴也使他们的笔记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徐 玮.快乐涂鸦 开心笔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笔记指导[J].江西教育,2015(30).

[2] 赵 明.论课堂笔记与学习能力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上一篇:浅谈怎样调节课堂“课味” 下一篇:关于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