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力破“工程性缺水”

时间:2022-09-15 10:46:18

贵州力破“工程性缺水”

“我省的基本水情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省水利厅厅长黎平认为,“一是降水丰富,二是开发利用难度大,三是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特殊的地质地理条件,加之严重滞后的水利建设,使得贵州工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资料显示,目前贵州总用水量不到100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仅为9%,居全国末位行列;全省50%以上的城市发展受到水资源限制,有近一半的县城缺水;农业人均灌溉面积仅为0.3亩,旱地基本无灌溉设施……

工程性缺水成为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村村寨寨,山山岭岭;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运水泥,打沙石;建水池、修水沟……哪里是缺水之地,那里就是人们酣战之处。村子里,彩旗飘扬、横幅高挂,高音广播播放激昂雄壮的乐曲;广袤的田间,人们甩开膀子挥汗大干,机声隆隆,人潮涌动……

黔中大地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破解工程性缺水的建设浪潮。

按照“不松懈”与“不松劲”的要求,

贵州治水历尽艰辛,但步履坚定

作为一个“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的省份,如何“留水”和“锁水”一直以来是贵州省水利建设上的难题。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内开采利用地下水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华北平原地区出现的地表沉降、下陷问题也愈加突出。但在我省,由于雨量充沛,抽用地下水后能够得到及时补充,一些地方还建成了切合地理实际的“地下水库”,在解决水源问题上开辟了一条“治水”新思路。

为此,我省计划分两个五年解决目前全省1300万人饮水不安全或困难问题。其中,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700万人,这个被称为“饮水安全”的工程从2007年开始启动,已解决了70多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截至2007年底,全省完成新增灌溉面积25.09万亩;完成改善灌溉面积6.67万亩;完成恢复灌溉面积51.43万亩。

“在几年前,我们农民吃水难、农田吃水也难,多亏‘三小工程’将农民和农田的缺水问题都一道解决了。”黔南自治州都匀市新平村,许多农户纷纷表示“三小工程”的实施是最实在的“惠农政策”。水旱灾害频繁一直是困扰贵州农民多年的心头病,解决好农村水利不仅是贵州农民的命脉,更是贵州农业发展的命脉。自实施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三小”工程后,成为贵州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贵州在农村广泛开展了以“三小”工程为主的雨水蓄积利用“益民工程”建设等项目。

“十五”期间,贵州水利建设实际完成投资122.79亿元,占计划投资的73%,其中中央投资37.73亿元。全省水利建设在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等方面创下佳绩,解决了农村人饮困难人口643万人,全省已解决农村人饮困难累计达1673万人。另外,在新增农田灌溉、城镇防洪、中小水电发展及病险库治理方面成效斐然。据悉,“十五”期间是贵州省自建国以来水利发展最快的时期。2006年水利建设总投资达38.58亿元,2007年达44亿元,以大额财政资金投入为支撑,续建和新开工一批大中型骨干枢纽工程,为全省的水利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外,国家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拿出近40亿资金规划建设600万亩灌溉有保证的烟田,占我省原有规划1500万亩的40%,使烟田有水灌溉的同时,一并解决了周边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在我省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根据“中国西部省份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的调查资料表明,我省农户所有耕地都能灌溉的只占11.7%,所有耕地都不能灌溉的有45.3%,两项的比值都同列西部各省区最低。

保证资金投入,贵州进入水利发展最好时期。

示范引导,贵州水利探索

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之路

“我们这儿年年天旱缺水,我家种了5亩地,以前到山下挑水,来回要走10多公里。”说起没水的难处,铜仁地区铜仁市鱼塘侗族苗族乡牛场坡村村民陈开堂满脸无奈。

在铜仁有这样的说法:“铜仁地皮薄,雨从四周落,河里涨大水,田里秧搓索。”尤其从一些村村民的取名都能看得出,盼水心焦。这里有人叫陈有水、潘有水,都是希望有水浇灌。

牛场坡村,海拔近800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雨水很难留住,十年九旱。

5月下旬,记者路过这里,下车俯瞰,在绿色的大山里,方形或圆形的集雨池星罗棋布,地里的小白菜长势正好。在一口最大的集雨池中,池水还是满的,几只白鹅正在嬉戏。几个农民正在小水池边理沟、疏浚、除草。

“这口池子容积236立方米,现在除了浇地,还养了鱼,有两三百条呢。池子是村民自己修的,建池子成本每立方米需110元,国家给补助一半左右,我们出劳力,都想多修!”牛场坡村党支部书记潘新华指着池水说。

在铜仁地区,牛场坡村不是个案。2005年冬天开始,铜仁拉开了“三小”工程的建设序幕,小水池、小水窖、小山塘,成为治旱治穷的一项重大措施。

2005年11月5日,铜仁地、县、乡、村的1000多名干部,举行“十年治旱”誓师大会,决心打一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

铜仁地委、行署发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鼓起当年农业学大寨的劲头,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连续苦干10年,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的号召,不能让老百姓“地无水灌,人无水饮”去奔小康,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年治旱”奋斗目标。

2006年9月,水利部、省政府联合把铜仁地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地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和行动方案。

按照规划,为期5年的水利扶贫,将在铜仁地区建起2个大型灌区、4个中型灌区,新建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80座,修建干渠、支渠2000多公里;在山区和半山区,将建起“三小”工程30多万口。

据了解,“十一五”期内,水利部投入铜仁地区水利建设资金30多个亿,国家和省烟草专卖局投入烟水配套工程项目资金6个亿。可解决60万人及300所中小学的饮水安全,初步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水利体系。

2007年,省政府又把铜仁地区确定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区。

示范地区率先跨出的步伐,让缺水的群众看到了希望。

5月30日,记者来到石阡县龙井乡人群村蔡家山村民组。

在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杨秀军家院坝落座后,今年35岁的杨秀军从屋里郑重其事地拿出自己的小水窖产权证给记者看。

上面记载了他修建小水窖的年限、水窖容积、编号、灌溉效益等详细情况,证书上“中国水利”的绿色大字格外显目。围聚拢来的杨贵、杨胜光等村民们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个产权证就是一颗定心丸。

明晰产权才能激发村民的动力。铜仁地区规定,农民建山间小水池,每立方米政府补助60元,水池产权归自建农户。农民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村组互换工时,亲邻相帮,山区“三小”水利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如今,星罗棋布的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切实解决了广大山区高山区、半坡区农村群众用水困难。过去严重缺水的“干旱山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田有水灌,土有水浇,人有水喝。

有了水,农民的想法多了许多。一些有眼光的农民开始打起了“三小”工程的“主意”。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乡建权村2006年修建了总容量720立方米的小水池25口,一些村民当年就在这些高山上种植蔬菜,赚进了大把的钞票。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利用“三小”工程发展经济作物产生了连锁反应,很快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当地村民一鼓作气地又新修了不少小水池,配套种植蔬菜242.5亩,涉及农户247户,年产值达25万元,仅此一项户均增收上千元。

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利用新建的“三小”工程,积极向外推介招商,引进资本进行综合开发,建设集养殖、观赏、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区,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试点上,素来以“治山治水,脱贫致富”为目标的毕节地区,在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方面,摸索出一条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优良模式。该地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20年前,毕节地区创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始,就已经通过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全区较好地遏制水土流失的局面,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截至2007年,毕节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8元,粮食亩产385公斤,人均基本农田达0.42亩,比1988年试验区创建之时分别增加约10倍、1倍和0.5倍。全区8县市在328条小流域内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93.37平方公里,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4372.48万立方米,中央、地方累计投资2.87亿元,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

“千年心愿今实现,‘三小’水利最贴心”;“幸福之水哗哗响,感谢政府感谢党”;“条条管道通农户,点点滴滴暖人心”;“忆往昔十里挑水苦难言,看今朝‘三小工程’水自流”……这几年春节期间,许多农户家门上都贴有这样的对联。这一字字,这一句句,流露出的是村民们苦尽甘来的喜悦之情,流露出的是村民们对治旱兴水的质朴情感!

上一篇:毕节试验区:煤炭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一篇:为有清泉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