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网配电建设与改造适应运行需求的分析

时间:2022-09-15 10:05:41

对农网配电建设与改造适应运行需求的分析

摘要:为促进农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执行技术标准和设备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解决当前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与今后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架空配电线路建设改造施工设计如何有效适应运行的需要,对农网配电建设与改造适应运行需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乡配网;配电线路;建设;改造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架空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设计应符合城镇、乡村的总体规划。依据大负荷、大用户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宜控制在4-6千米,湖区农村线路供电半径控制在7-10千米,山区农村线路供电半径宜控制在10-15千米等原则(用最大有功负荷时压降不超过5%进行校核),确定导线截面应与配电网络发展规划相协调。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必须全面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标准,并积极慎重地采用新设备、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配电线路导线要求

1.1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

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应符合国家电线新产品技术标准。集镇、墟场和无法避让的经济林等等新建10千伏、0.4千伏架空线路宜采用JKLYJ型绝缘导线,其他区域采用LGJ、LJ、BV、BLV、BXL等型号导线进行安装架设。供计算用的导线性能参数采用下表1所列数值。

1.2 导线截面的确定

应结合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无配电网规划地区不宜小于下表2所列数值:

2 采用允许电压降校核时:

2.1 10千伏配电线路,自供电的变电站二次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或末端受电变电所一次侧入口的允许电压降为供电变电所二次侧额定电压(6千伏、10千伏)的5%。

2.2 低压配电线路,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降为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伏、380伏)的4%。

2.3 校验导线的载流量时,导线的允许温度宜采用+70℃。

2.4 三相四线制的零线截面,不宜小于下表3所列数值:

单相制的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2.5 配电线路不应采用单股的铝线或铝合金线。高压配电线路不应采用单股铜线。

2.6 在对导线有腐蚀作用的地段,宜采用防腐型导线或采取其他措施。

3 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要求

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情况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计算。

计算上述距离,不应考虑由于电流、太阳辐射以及覆冰不均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应计及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4数值:

注:(1)居民区—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市镇、乡等人口密集地区。(2)非居民区—上述居民区以外的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在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介未建房屋或房屋称少的地区,亦属非居民区。(3)交通困难地区—主要指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

高压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应尽量不跨越,如需跨越应与有关单位协商或取得当地政府的同意。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3米。

低压配电线路跨越建筑物,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2.5米。

在无风情况下,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上列数值的一半。

注:(1)导线与乡镇多层建筑物或规划线间的距离,指水平距离。 (2)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乡镇建筑物间的距离,指净空距离。

10千伏配电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为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5米。湖区线路路径时应尽量避开速生杨树种植区域或与树木保持倒覆距离,山区尽可能地应选择非树竹种植区,沿山坡架设的线路应设法防止冰雪天上山坡侧树竹压覆至线路上,造成故障或事故。

在下列情况下,如不妨碍架线施工,可不砍伐通道:

①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米。

②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米。配电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和防护林带,导线与树木的净空距离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3米。

配电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以及城市灌木林,不应砍伐通道,但导线至树梢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

4 配电线路防雷和接地

(1)在居民区的10千伏配电线路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钢杆塔应接地,接地电阻均不宜超过30欧姆。

(2)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下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100千伏安及以上不应大于4欧姆,环网柜、电缆分接箱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柱上开关不应大于10欧姆。

(3)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和高、低压共杆的电力网,其钢筋混凝土杆铁横担或钢杆,应与零线连接。钢筋混凝土杆的钢筋宜与零线连接。

(4)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其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钢杆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50欧姆。接地体宜采用垂直敷设的角钢、圆钢、钢管或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等。

结论与建议

(1)加强设备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线路设备的巡视工作,发现设备缺陷及时上报与处理,从而降低线路跳闸率。从往年线路运行情况总结经验,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对线路跳闸率高的进行防范,对设备性能、参数、结构、气候因素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对10千伏配电线路安装分段断路器,分支线路安装负荷开关,减少故障和停电检修范围。对没有改造的农网线路根据电网规划尽快进行线路改造,使设备达到安全要求。缩小供电半径,提高导线截面,满足当地负荷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线路维护,加大对树木的砍伐力度,将线路通道树木按照规程要求清理通道,减少因树木原因引起的故障;与政府部分配合,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拆除,减少线路安全隐患:对锈蚀严重拉线、金具,绝缘劣化的绝缘子进行更换工作,应定期开展防污工作,对瓷瓶等设备定期清扫,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发生。为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尽量迁移杆塔,不能迁移的可以在杆塔上悬挂醒目的反光漆牌,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设置警示牌、利用周末发放传单,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进行用电宣传。

(4)在l0千伏配网线路上,采取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防雷措施,更换、安装支柱式绝缘子或瓷横担,检查、整改接地装置。加大电网建设改造力度,使配网结构、变电站布置趋于合理,提高旄工质量和工艺水平,提高线路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工文.变电站设备与微波站设备防雷接地[J].上海电力,2009(04).

[2]李景禄,吴维宁,胡毅,李从旺,张海峰.110kV平宝线杆塔接地改造及防雷效果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8(01).

上一篇:电力变压器常见故障及在线检测技术分析 下一篇:基层供电企业设备管理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