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地物化遥研究深部找矿

时间:2022-09-15 08:25:44

浅析运用地物化遥研究深部找矿

摘要:一般情况,现在每一位地质学家或地质人员对于深部找矿的理解,是参差不齐的。本文就利用地物化遥等各种找矿的手段研究深部找矿的方法。

关键词:深部找矿;地球物理;特征;物化遥;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就目前而言,每一位地质学家或地质人员对于深部找矿的理解,是参差不齐的。根据成矿理论及个别资料,认为成矿有利空间在地下 5-10Km 的深度范围内赋存了各类与岩浆一热液成因有关的矿床,由此认为大型热液成矿作用的垂直延伸可达4-5km。

深部找矿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据专家所言:“近年来,由于矿产勘查的程度提高,地表浅部矿、露头矿正在逐步减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而现有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不能满足当今的消耗量。因此,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研发新技术、新理论进行找矿,已经成为当前超深勘查刻不容缓的问题。”面临这样的资源需求之下,我们对深部找矿必然要高度的重视。那么,工作程度上或难度上也同样上升到了一个层次。以前,我们找的大部分都根据浅地表(基本上 0-400m)的矿化情况来进行找矿的,而现在由于地表矿不断难找,向地下更深处进行勘探,显然难度上加大了。以前找的是露头矿,而现在要找的是陷(盲)矿床。所以,我们的找矿理论也要更深一层次,技术上要更加先进,才能找到矿。

二、典型矿床举例

我们知道,地壳内成矿地质作用的深度、随矿床类型的不同其成矿深度是差异的,据理论和试验认为:"与超基性岩类有关的矿床在地壳中形成的深度在 20~30km 范围;高温热液矿床的形成深度约7-8km 范围;矽卡岩型矿床在约 4-5km 范围;火山岩型矿床形成范围小于 2km;而热卤水型成矿作用范围小于2km;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的成矿深度在 2(浅部带)~3-5(中浅部带)~5-10(中部带)~大

于10km(深部带),由此认为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浅部及中浅部,一般不超过 3-5km。

三、地球物理特征

2003 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对柴胡栏子金矿北矿区进行了地球物理探矿研究工作。他们对北矿区进行了深低频电磁法扫面和EH4 电测深剖面工作,提交了《北矿区矿体定位预测与资源潜力评价》阶段性成果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从图上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本区视极化率 M1 最高等值线圈为 12%,最低等值线圈为 1%,结合地质情况,以视极化率 7%为异常下限圈定等值线,区内视极化率异常从总体上明显显示出三个异常区,分别为 IPⅠ、IPⅡ和 IPⅢ。由于本区地层出露有含石墨绢云母蚀变岩,地下又有硫铁矿类,再加上观测线距为 100 米(线距略大些)和矿脉的缓倾向致使M1 异常显示连成一片或连续性不好的状态。但本区为多年开发老矿区,区内已知情况较多,利用这一优势,我们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反复对比,发现8%视极化率等值线基本可以圈定出矿(化)脉的形态和位置。

经过深部钻探验证在 3 个钻孔中有 1 个见到工业矿体,1 个见有矿化蚀变带,基本与Ⅰ号脉相吻合,说明Ⅰ号矿脉向南部有一定的延深和延长,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潜力。

结语

因此,隐(盲)矿床和深部找矿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近些年的矿产勘查中成为全世界的主攻目标。利用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手段找寻急(盲)矿床只要坚持下去,选中目标,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地质找矿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天竺.深部找矿预测方法研究[Z].2011

上一篇:浅谈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室内环境氨检测的不确定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