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08:17:55

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从政府职能部门营造良好的冷链物流发展环境、果蔬流通行业企业推进多种冷链模式、高职院校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四个方面入手找出河北省提高果蔬冷链流通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

一、 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

1、 河北果蔬产业发展迅猛

据统计,2011 年河北省蔬菜播种面积1895万亩,居全国第五位;蔬菜总产量7898万吨,从1995年起连续15年居全国第二位。河北也是果品生产大省,面积居全国首位,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近60%的蔬菜销往省外,主要辐射我国的北京、天津、东南沿海、内蒙古等 27 个地区,在京津市场常年占有率在50%左右,我省蔬菜一直居外埠进京津蔬菜市场份额之首,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据北京市农业信息监测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每年7-10月份为我省张承地区夏秋错季蔬菜销售高峰期,在北京市场占有率可达70%以上,春秋两季为50%左右。

2、 果蔬流通浪费严重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果蔬资源,而果蔬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却居高不下。蔬菜和水果鲜活农产品既怕冷又怕热,既怕冻又怕晒,在流通中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所以果蔬采收后“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流通环节都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贮藏运送的物流体系。河北省蔬菜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的散装形式进入京津市场,虽然质量不错,但包装上不去,目前我国的果蔬冷链流通率仅有5%,由此造成我国每年水果蔬菜浪费损失1000亿元以上。而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果蔬冷链流通率高达95%以上。

我省目前参与果蔬物流的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既有实力较强的产地贮藏加工企业、终端大型零售商;也有势单力孤的农户、农民经纪人。物流主体的散乱弱小造成物流市场管理差,环节多,物流周期长、物流成本高,而引起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有数据表明,果蔬流通腐损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仅在5%以下。

3、 果蔬冷链物流发展迫在眉睫

河北省果蔬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果蔬流通企业也初具规模,河北厚朴冷链物流园一期工程已完工,石家庄金凤冷链物流园有20个独立仓库间,主要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险储存,秦皇岛北戴河集发蔬菜配送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配送企业,在廊坊三河市启动了河北供京蔬菜配送中心项目,石家庄北国超市与藁城的石家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果蔬农超对接,甚至农宅对接。但是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是从过去传统体制下的贮运、贸易、批发行业转型而来,贮运设备只能适应通用性贮运,无论质量和数量都难以满足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

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河北省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总体水平不高,果蔬通过冷链流通率偏低,耗费严重;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不高,果蔬冷链物流人才匮乏,因此河北省发展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对策

针对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拟从政府职能部门、果蔬流通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四个方面入手找出河北省提高果蔬冷链流通效率的对策。

1、 营造良好的冷链物流发展环境

政府职能部门积极营造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加强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在税收政策、融资、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快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进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新建1000万吨冷库,新增4万辆冷藏车,这非常有利于冷链物流的发展。

河北厚朴冷链物流园是由河北教育产业第一品牌——河北教育厚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省发改委《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市场需求。

2011年,石家庄市商务局的商务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力推动“农超对接”,推动北国、保龙仓家乐福、国大连锁型等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直接购销关系,构筑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

2、 推进果蔬流通多种冷链模式

果蔬流通行业组织落实行业标准,推动果蔬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果蔬流通企业可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果蔬加工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果蔬冷链物流体系,串联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形成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石家庄金凤冷链物流园有独立仓库间20个,温度控制在-2℃~4℃范围内,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的保鲜储存。金凤冷链物流园可以实现统一、集中的仓储及配送,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退货等环节的费用,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秦皇岛北戴河集发蔬菜配送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配送企业,现有无公害基地26多个,蔬菜日配送量达20万公斤以上,供应市区近四十多个大型超市。采用公司+农户+市场的运作方式,带动周边3800多户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充分发挥了集发绿色品牌和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3、 加强果蔬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现代果蔬冷链物流的运作必须要有保鲜技术、信息化、自动化等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更需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的有效操控。但是目前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水果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现代冷链物流的要求。

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鼓励有资源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类型需要,建设冷链物流专业,并在相关专业领域设置与冷链物流有关的课程;同时,高等院校也应重视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大培养力度,力争把冷链物流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高等职业院校有针对性的培养以解决我国冷链物流方面人才缺乏的这个现状问题。

4、 提升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第一个环节中,农户是第一个实际操作者,作为一线操作人员,不仅包括物流公司的司机、装卸工,还包括农户等。他们缺乏对冷链物流的正确认识和操作技能,这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规范化发展。相对硬件设备来说,一线操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才是最难实现的。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求具备鲜活农产品储藏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冷链物流技术,还需要具备冷链物流管理技能。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多参加一些专业的果蔬冷链物流培训,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总之,政府职能部门、物流行业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及从业人员应相互协调、紧密合作,一方面提高物流企业冷链物流的理念意识,认识到冷链物流对于果蔬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促进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为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提供系统的恒温保障。另一方面降低果蔬的浪费,减少果蔬“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提高河北省果蔬的冷链流通率,促进河北省果蔬冷链物流高效发展,力争使我省果蔬冷链物流水平跻身全国、世界先进行列。(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商务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HBSW2013090)

参考文献:

[1]崔彦生,蔡淑红,单 芳.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及建议——基于对冀中南五县蔬菜生产的调研,河北农业科学.2011(085);

[2]宋建新,张忠义,赵清,郭明霞,康振宇.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河北省蔬菜产业调研报告.中国蔬菜2012(13);

[3]杜玉宽,浅谈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果菜2013(3)

[4]卞颖桃,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5]秦皇岛农业信息网

上一篇: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城市物流配送 下一篇:基于财务视角下的资产重组和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