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渗透的实践

时间:2022-09-15 06:38:25

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渗透的实践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核心主张,通俗的说,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的道理,都会自觉遵守与维护的制度。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我在教学中应用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孕育了独树一帜的课堂文化,强化了教学过程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企业文化 海尔文化 课堂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核心主张,通俗的说,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的道理,是自然约定俗成的信念,是人人都会自觉遵守与维护的制度。

一、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兴起

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特雷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们在6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写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在1981年7月出版后,就成为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后又被评为本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10本管理学专著之一,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决策的产生。大到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二、企业文化的内在潜力与作用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的调动与激发出来,把员工的潜在智慧和创造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可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能够把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执行力与创新力。

企业文化能够塑造企业的产品形象、员工形象、企业家形象和企业环境形象并确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进而在社会上产生一种辐射作用,形成一种形象感染力,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三、海尔文化的巨大魅力与过人之处

中国著名的企业家海尔总裁张瑞敏在99《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谈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应该是价值观。”海尔就是靠自己的一套海尔文化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企业在人才竞争战略的今天,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企业的企业文化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一个企业的文化而选择进入该企业的。

海尔有两个典型案例值得深思,案例1:有一名女工叫王俊晟。她接受了3年海尔文化的洗礼,后被诊断为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间的时候,她对她的亲人提出她最后的一个愿望:就是想再看一眼她所工作的海尔。由此可见海尔文化的巨大魅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案例2:有个大学生只在海尔工作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后来去了另一企业做了部门经理,收入很高,但总觉得自己的企业缺了点什么。通过对比他最终发现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团队精神,缺的是透明的人际关系,缺的是海尔似的文化。这就是海尔,是海尔文化的真正的魅力。在海尔那个文化氛围中的价值体现,这全得益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

四、企业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受企业文化的启迪,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的理念,培育出一套课堂教学管理的新模式——课堂文化。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这一课堂文化的理念已是我和学生之间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人人都会自觉遵守与维护的制度,也是我教学管理的核心主张,这一课堂文化正体现出它特有的魅力。

1.全员定位

现代的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是人小鬼大、心不成熟、自尊心强、自控力差。他们的可塑性很大,若加以雕琢方可成器。在我任教的课堂中,要求全体学员定位就坐。这项要求:定位是原则,谁与谁坐是自愿,前面必须坐满不可空缺,边上两排斜角太大可不安排,一旦定位不可变动。这样定位的优点有三,一是:每次课堂点名的速度提高了N多倍。只要看谁的位置是否空缺,了解是否请假作好记录便可;二是:便于课堂提问(核心思想是提醒)。特别是对于那些上课睡觉、、聊天、走神的同学一提一个准。这种提问方式既不伤学生自尊,又起到提醒作用,还警示了不专心听讲的。真可谓一箭双雕、异曲同工之妙;三是:公正对待每一人。因为看似一张简单的座位表,上面记录着学生平时的一切,如:每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迟到早退等。对于一名老师来说这是核心原则:“一碗水端平”的最好记录,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表上一看便知,上课时多看几眼,多给几个提问,多给一些关注。

2.各司其职

每一学生都要明白自己在课堂上的职责。除了要完成学习任务,部分学生还要负责教室的卫生,当我走进教室那一刻,首先看的便是今天的讲台是否擦了,今天值日的同学是谁,负责这一看似简单而平凡工作的劳动委员是否主动关心了此事。要是没擦就找值日生,要是没有名单又没擦当拿劳动委员试问。这一工作开学后实行一到两周便就成为了有人过问的自觉行动。上课点名是了解缺到同学情况的一种必要方法,当有同学缺到时,首先要问的就是负责考勤的班长是否了解缺到同学的情况。是迟到、还是请假,要是无故缺课两三次就应及时上报。每次收作业过程及时了解交作业情况,看看学习委员是否了解,有无记录。因为现在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不爱学习,若不及时掌握,拖上两三次便成坏习惯,这也是每一位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上一篇:从暑假课程培训说开去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