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初中课程的有效衔接

时间:2022-09-15 06:36:35

小学课程与初中课程的有效衔接

【摘 要】新课程实施后,小学科学课程取代了原来的自然课程,并揉进了许多生物、化学和物理知识,使得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初中实施分科课程,初中生物是小学科学(生物部分)的继承和延续,二者之间衔接较为紧密,作者以小学科学中生物部分为切入点,考察了小学课程与初中课程如何进行有效衔接。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生物;课程衔接

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理论的研究忽略了课程的内在联系,忽视课程的整体性,其中最突出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相关课程衔接的研究和实践明显不足,缺乏从学生发展角度对中小学课程目标、内容、呈现方式、评价等的具体研究,而这次新课程改革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以下简称小学科学)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以下称为初中生物)课程的衔接有了新的思考。下面本文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课程结构呈现一贯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的方式进行。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如小学科学),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如科学,或生物、物理、化学)。其中,“整体”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相互整合,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既强调同一课程的连续性,又强调不同课程间的顺序性;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或分科的生物、物理、化学,本文以分科的生物课程为例)的设置就体现了这种特征。这两门课程各自存在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同时,它们又相互关联,有序地开设,呈现一定的梯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目标和基本理念体现一致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小学科学课标》)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初中生物课标》中确定了这两门课程的教育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中生物课程在基本理念上明显地表现出一致性,其核心理念包括: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过去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过多地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更多地关注了城市学生的需求,忽视了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需求,而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在理念上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上也有很大的弹性和选择的空间,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

初中生物课程期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第一,在一些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完成任务;第二,在一些课题中,为实现同一教学目的提供多种活动,或设计拓展活动,由学生根据当地的条件和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活动;第三,课题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学习。

三、课程内容表现出相关性

课程内容是与课程目标组成的相对统一的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对教和学的具体要求,课程内容应该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在《小学科学课标》和《生物课标》中,均在第三部分设置了“内容标准”,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都列入其中,真正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统于一体。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生物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这些内容应该体现相互的联系和逻辑性,形成梯度,合理关联。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小学自然学科中的生物知识内容往往与初中生物知识内容重复设置,要求接近,一方面违背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一方面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例如原来自然教学大纲中关于形态结构方面的内容及分类的内容较多较细,要求较高,在初中生物原教学大纲中也有着相近的要求。了相关的生物学内容在什么阶段安排教学比较合适,基本解决了重复的问题,即使部分相同的内容,也调整了相应的教学要求。例如,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光合作用”的内容,考虑到要做到真正理解并不容易,需要一些相关的知识作铺垫,因此小学部分只要求了解光合作用这个过程需要什么,产物是什么就行了,不必做实验去验证(即《小学科学课标》中表达的“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在初中生物中,这部分的要求就比较高一些(即《初中生物课标》中表达的:“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四、学习方式强调探究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把它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了以往以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成为小学科学和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探究”,学生学习的内容既包括所探究的知识,同时也包括探究过程,“探究”是一个多系统的综合的过程。首先,探究学习是一个行为参与的过程,以“动手做”为代表的亲历活动,是探究式学习的行为基础。“探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在这种行为参与的过程中,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其次,探究学习还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兴趣培养,还有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的形成、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这样,以探索科学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能激活孩子们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探究学习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展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和关注去观察、探究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让他们亲身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学生可以学会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提高活动有效性的探索 下一篇:人生就像一段奇异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