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时间:2022-09-15 06:22:1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要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亲其师则信其道”的基础之上。“亲师”指的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育教学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解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理想的,口中说的、手中干的。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阅历浅、经验少以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也就时不时会出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错误言行。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班主任不能“见风就是雨”,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而改正错误又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唯有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是教师对学生宽容的体现,是师生感情的贴近和师生心与心的碰撞,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反之,如果遇到问题就一味地埋怨学生,不问清红皂白地加以主观处理,这就使师生关系疏远、对立、予盾加深。

二、尊重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一位教育家论述教育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尊重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唯我独尊,独断专横,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凭主观印象办事,从而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不礼貌行为。如给老师起外号,背后议论老师,甚至搞恶作剧戏弄老师等,反过来,老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坏,进而歧视学生,师生关系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师生双方利益都受到损害。作为班主任,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认识到学生与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像朋友一样友好相处。例如:班务方面遇有重大问题时,既要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要尊重少部分同学的个性与特长。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才能形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原来班上有一个女生与另一个班的男生谈恋爱,家长知道后狠狠地揍了她一顿。她对同桌的女生说:“不知陈老师要怎样她……要是被学校处分了真是没法活了……。我知道后,既没有在班上点名批评,也没有叫她写检查,而是以请她帮我统计班上考试成绩为由,将一次可能充分紧张的个别谈话变成自然而然的比较轻松的“聊天式”交谈。我感叹自己读书时爱上一个同学,今天想来十分可笑时,她挣大眼睛问我:老师,您当学生时也谈过恋爱!挨打了吗?老师怎样处理的?这一连串的问题的提出,我见时机已到,既说了自己,也给她指点了谜津。这件关于“早恋”的事很快结束。试想在整过事情的处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如果采用歧视的态度,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

三、关心学生,建立父子式的师生关系

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产生苦脑时,班主任要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班主任要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及时帮助“清除障碍”;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班主任要及时帮助排忧解难。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班主任要像父母一样,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关心学生不仅意味着奉献与努力,还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老师的一切关心就像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都将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进而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更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快乐进步。

四、表扬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表扬即是对学生学习成绩或其它方面进步的肯定。这需要班主任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思想及言行情况,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每个细小的进步并予以肯定。这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对后进生,我曾在班上设立很多奖:有各科成绩优秀奖、进步奖、劳动积极分子奖、技能竞赛奖、守纪模范奖、团结互助奖等十多个奖项,这些奖项让每一个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这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信任学生就是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特别是对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更要以信任之目视之,以信任之言寻之。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切忌“你真让我失望”、“我根本无法再相信你”之类的话出口。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眼睛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实际上就是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是正常的。如果班主任总是用怀疑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改正,而且师生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因此,如果班主任要做到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那就要多一点信任,用信任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五、自我反省,建立取长补短的师生关系

在师道尊严的古训下,老师们往往高高在上,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说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该。实际上,学生出错很多与我们老师有关。但很少有老师自我反省从而认识到这一点。如学生抽烟喝酒时有发生,但他们决不是为了解闷,更多是访照大人(这其中就包括老师)。还有班主任布置的一些活动,学生做的都未必十分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班主任自身的计划不周,言行失度,处事欠妥,褒贬失真等。这时如果一味责怪学生,学生们只有越来越讨厌老师和类似的活动。因此,一个好老师应心胸宽广,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或建议,并像要求学生那样及时改正,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是突破口,教师有爱学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老师,才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产生师生感情的共鸣,才能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才能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上一篇:论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 下一篇:谈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