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肠减压通畅有效率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5 06:21:02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肠减压通畅有效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胃肠减压通畅有效率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6月普外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经过全体圈员的广泛参与、充分挖掘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同时结合目前普外科胃肠减压存在的问题,列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胃肠减压通畅率情况。结果 进行品管圈活动后,胃肠减压的通畅率得到明显提高,并制定了维护标准。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胃肠减压通畅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胃肠减压;通常有效

品管圈其实就是质量控制圈,来源于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意思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开展QCC活动的意义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品质[1],在增加相互协作的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为患者提供正确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同时,也展示了圈子成员的个人才能,体现了自身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6月12日我科开始施行QCC活动,由副护士长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护士组成的圈员8人,共10人。平均年龄24岁,副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2名,初级职称7名,本次QCC的主题活动由2014年6月正式开始,历时6个月,至2014年12月结束。

1.2 方法

1.2.1 确定主题 所有圈员充分参与,展开积极思考,进行发散思维,从各自分管的质控项目寻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所有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罗列,由圈长开会进行讨论,对所有问题进行评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评分,①上级政策性,经常说:5分:偶尔说:3分,一般不说:1分;②重要性,5分:很重要;3分:不太重要;1分:不重要;③迫切性,1分:普通;3分:迫切;5分:急迫切;④圈能力则按照问题解决的外界支持评分,1分:需要多个部门配合;3分:需要一个部门配合;5分:自行解决。⑤总分=上级政策性得分+重要性得分+迫切性得分+圈能力得分。所罗列问题的得分情况见表1。将本次的QCC活动的主题设定为提高胃肠减压通畅有效率。 主题评价表见表1。

评价说明见表2。

本次品管圈选定之主题为:提高胃肠减压通畅有效率。

1.2.2 活动方法 本次活动计划在6个月内完成,所有圈员根据所选定的主题,拟定一份计划,计划的拟定按照qcc十大步骤进行,即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每一步计划都有相关负责人。圈长督导检查项目的进行进度及效果。

1.2.2.1目标的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需要改善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现状调查,总调查人次为42人次,其中不通畅人次10人,现况值为76%,不通畅原因有管道堵塞、无负压、插管深度问题、质量问题、反折、其他,其中管道堵塞和无负压为主要原因。改善重点是现况把握中管道堵塞和无负压所占的比例,依据二八原则进行确定,即改善重点是70%,圈能力则根据主题选定中圈员对圈的评价所得出,计算公式为40÷50×100%=80%。将各个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得目标值为89.44%.见图1、图2。

1.2.2.2现状的分析 主要从人、方法、材料、日常维护四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改善重点因素进行分析,人为因素包括责任心不强、患者不配合、宣教不到位、疾病本身的原因:消化道狭窄;方法因素包括堵塞(未经常冲管)、插管深度不够、固定不妥、反复插管导致粘膜充血水肿等;材料原因:质量问题,负压引流器及接头衔接不紧、漏气,胃管大小不合适;日常维护,无相关维护制度、无维护流程及责任人。

1.2.2.3提出对策 对策的实施主要针对上述分析的关于人、方法、材料、日常维护四方面的原因,经过圈员的集思广益,对其中可能进行改变的每一条项目进行分析并拟定对策,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①责任心培训,找典型不良事例进行学习及分析讨论,提高大家的责任心;②进行正规的操作培训并进行考试;③拟定胃管维护制度及流程,指定责任人;④探索胃管固定方法(蝶形交叉固定法);⑤制作健康教育处方。

1.2.2.4对策实施执行 一个优秀的工作计划离不开坚强的执行力。圈长负责对列出的行动事项进行检查工作,圈长与辅导员参与检查,负责对圈员的培训和指导;圈长和辅导员每天对所列出的对策进行检查,圈员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圈长,并督促进行改正,在圈会上总结每个对策的工作进展,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落实执行。

2结果

改善后,调查总人次为63人,其中通畅57人次,不通畅6人次,通畅率为90.48%。胃肠减压通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通畅率从施前的76%上升至6个月后的90.48%,并对有效对策进行标准化制定,见图3。

图3

3 讨论

胃肠减压术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作用,通过胃管将积存于胃肠道的气体和内容物吸出[2],主要作用是:①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②进行胃肠道手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③术后吸出肠道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④通过胃肠减压吸出物,以了解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因此,胃肠减压的通畅有效对消化道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另外,QCC是通过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从而加强员工对所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来增强对胃肠减压通畅情况的改善。QCC提供的管理方法使每一个成员都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尽可能地发掘自身潜能,为工作质量的提高献计献策,增加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工作的准确率以及效率,通过全体圈员的努力改进,胃肠减压通畅率明显提高,完成了QCC活动的设定目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玉琼,郭秀静.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9,11第24卷第21期.

[2]李梅花. 胃肠减压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J] .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4月10卷4期.

上一篇:少数民族高职生就业状况调研 下一篇: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带来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