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第35期

时间:2022-09-15 05:48:48

欧木华(湖北咸宁,医生)

我不是医改的受益者

这个夏天,比天气更热的,是公众对医改的关注。一项调查说,九成对医―改不满意,一成对医改满意。网上的朋友笑说,你就是那对医改满意的一成中的一个。我明白朋友的意思,他的潜在逻辑是:因为我是医生,所以肯定是医改的受益者。

我父母都是医院员工,医改之后,我明显感觉我父母可以报销的医疗费大大减少了。我是1 996年上班的,上班后有了医疗保险证,体会就更深了。我一年可以报销的就是300多元,而且还有一些检查和药品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

说到看病贵,我也深有体会。我女儿去年出生,剖宫产,手术费加上孩子的住院费总共6000多,虽是本院职工,在治疗费用上,我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优惠。要说医生比普通百姓占便宜的地方,就是对于需要看病的医生,由于关系熟络,可能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有人会说,你们医生灰色收入多。这话对也不对。像我们这种检查科室的医生,可以说一辈子都不会有灰色收入,医院里真正有灰色收入的其实就是一些手术科室的医生比较多点,内科等科室的回扣多点,而占医院一半左右的检查科室的医生,是没有可能得到任何回扣的。我所在的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属等级最高的医院。我的工资和我们城市里其他行业比较起来,是中等,每月奖金几乎没有。

我不知道那些有灰色收入的医生怎么想,但我是觉得医院的现状是必改不可的了。

黄蜀骏(上海,公司职员)

在德国配眼镜

刘小姐是我的朋友,在德国生活了多年。近日回到国内,想去配一副眼镜。付钱的时候,她有些不习惯,在德国,像她这样的800度以上的近视眼,配眼镜是免费的,因为这属于医保的范畴,哪怕她是留学生的身份也同样可以享受这个福利。在德国,医保体系的三个部分是保险公司、投保者、医生,去医院看病只需要带上保险卡,医院按卡和保险公司结账。配眼镜也是这样,不用上眼镜店,直接找眼科医生看;在那里挑好眼镜就行了。

德国的医保涵盖面很广,不仅配眼镜,连做试管婴儿等项目都同样包含在其中。目前,德国医保由于高科技医疗技术的广泛使用、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比如配眼镜,以前是没有数量和金额的限制,现在按照规定,一年只能配一副眼镜广价格也―有限制。即使如此,德国坚持提供公平、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宗旨还是没有改变。按照德国相关规定,工资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人群免缴保险费,但同样享受医疗服务。

廖保平(武汉,评论员)

独立董事懂不懂事

笔者有位朋友在一家企业做宣传,最近提了,升为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请一帮朋友去庆贺庆贺。席间他对我们大侃他们的某独立董事:“那个教授太牛哄了,我们曾请他给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做讲座,什么都敢讲,口无遮拦。问题是,你可以在讲台上随便讲,在公司事务上就不能随便讲子,这位教授看来是讲顺口了,对公司里的事也指手划脚起来,什么关联交易啊,维护员工利益啊,也口无遮拦,我们董事长听了窝了一肚子火。在一次会议上,当面回了他一句,‘x教授,你要记住,我花钱不是请个人来跟我作对的’。”

“最后这位教授被我们董事长给‘撤了’,你们说好笑不好笑。现在这些教授啊,真是书读多了,人读呆了,根本就不懂得社会上的‘规则’。”朋友叹息说。

我知道这位教授是某经济学院的院长,一直以敢说敢讲敢预测敢下结论著称,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不想虎落平阳受犬欺。不过想想也很正常,天底下哪有花钱请人给自己找茬的傻瓜呢!这位教授的悲剧莫如说是独立董事的悲剧。

据说,独立董事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目的是制约企业大股东,完善法人制治理。可是南橘北枳,这东西搬到国内,就变味了。中国的常情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独董每年拿着丰厚的津贴,还有出国观光的机会,指望他们独立地制约大股东,这串可能吗?况且学院派的独董们大多是关门做学问,较少接触实际问题,既不了解情况,又不深入实际作调研,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怎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吴兰友(山东聊城,银行职员)

西客站到华融大厦的距离

8月6日21点56分,我在北京火车西客站乘出租车到华融大厦用时10分钟,里程五公里,支出14元;6月7日22点44分,我还是在西客站乘出租车到华融大厦,用时六分钟,里程4.5公里,支出13元。

6日晚,我在西客站出租车发车点才打车,上车后,尽管多次解释所去的华融大厦在阜成路,出租车司机还是好像不明白似的,最后我说就在中央电视塔附近,司机这才恍然大悟一般。

7日晚,我送朋友乘车,离开候车室,看路旁停有出租车,我问:“去华融大厦吗?”司机略一迟疑后摆摆手。后来又问了几辆车均表示不去。有一次,我直接上了车,可我一说去华融,司机立即“客气”地说,我刚开车,不知道地方,别耽误了你的争。

没有办法,我只好再去出租车发车点寻求调度员“派”了辆车,我说出要去的地点,司机好像很茫然。我问道,华融大厦在阜成路18号,这么有名的路都不壬。道吗?司机反问我,你认识地方吗?我说认识。此后,司机一言未发,直接将我送到目的地,而且比头一天晚上花的时间又少,路程也近。

我所遇到的出租车司机拒载和宰客问题,实际上性质都很轻微,也许还是特例,但同样影响了首都出租车行业在我心中的形象。

方虹(石家庄,教师)

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忧思

57年前,1948年8月12日,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著名文生家朱自清先生因胃病复发,医治无效,在贫病中死去。死前,他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

笔者想起朱先生,不单因为他是一个文学家,也不单因为朱先生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还因为在朱先生短短的50年的人生历程里,服务于教育事业近30年,他对于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1924年,未自清来到位于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国文课教员。不久,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上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他在文章中谈道,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

遗憾的是,今天有些学校正在向“学店”方向靠拢,甚至已经蜕变为“学店”。有人慨叹,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铜臭味”,变成了朱自清先生所讽刺的“浑浊的世界”。

上一篇:武汉江淮问题车风波调查 下一篇:纸上博议 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