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15 04:02:28

浅议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能否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已经成为了评判一个人是否适应这个时代的标准。随着个人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架构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因此,以了解信息时代特征和合理使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应运而生。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校已经广泛开展这一课程,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开展这一课程是摆在授课老师和各学校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的中高考还未开展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查,这就造成了相关学校和老师对此漠不关心,其他学科占据信息技术课程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得不使人担忧和深思。究其原因,除去老生常谈的应试教育的诟病以外,长期以来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漠视不可忽视。本文不对此现象予以深究,旨在提出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方面的一些个人的意见和探索实践,供大家讨论。

信息技术课程有其特殊性,目前均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而在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今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只需要老师引导,而必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和实践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了摆在授课老师和各学校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单就教师方面对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合理的外部环境以进行情境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就一定会把它做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切不可自作聪明而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合理的外部环境包括合理的教学情境、恰当的教学导入,适度的教学任务等。

1.教学情境要合理。教师要牢记,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兼顾教学条件等硬件因素,以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2.教学导入要恰当。教学导入要设计得奇巧而有新意,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为老师控制教学课堂的走势提供有利的条件。一旦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接下来的教学必然就会轻松许多。在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开门见山式,即直接用简单明了实例引出内容,比如说,在教授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时,就可以直接讲授课程内容;设置悬念式,即提出一个学生目前无法完全回答的问题并使他们的求知欲一直有很好地保持,这就要求悬念的设置要适中,比如,在教授如何利用微软办公软件编写文档时就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游戏导入式,即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教训内容以期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有创设挑战情境导入等。教学导入虽可能采用的方法不同,但这里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注意。首先,设计的导入要契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情况;其次,充满情趣是其基本要求和特征;最后,导入的形式还要注意灵活变化,比如,虽是同一块而内容,但是不同的点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以便分开阐述,分明条理。

3.教学任务的安排要适度。教学任务的确定要注意考虑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切不可妄自定夺。任务设计要统筹兼顾、仔细推敲,确保任务能体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应有的水平。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各人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以实现因材施教。任务安排后,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位置,不可代替学生,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总结,从而加深其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

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两者缺一不可。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很好的情感交流。良好的人际关机会在许多方面潜在的影响事物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内化为其学习的内部动力,这样即可事半功倍。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学习的模式增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是师生之间得到更彻底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用的不同的方法。比如,对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要多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而对待学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让他们在课堂上做一些演示实验或者课外参加一些竞赛之类的,以此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三、开辟网络新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的资源任由学生自己发掘和探索。在学生遇到知识的瓶颈时,有时利用互联网就能得到快速的突破。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遭受到严峻的挑战,但是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多种教学手段各擅胜场,切不可万事依赖网络而丢掉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再加上网络上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根据学生目前的自制力而言,其中的诱惑性信息也不在少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网络作适当的监管,以确保学生网络学习环境的健康。

四、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可以说获得成就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乐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时刻注意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其获得很好的成功体验。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表扬学生行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应包括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两部分,这样不但有利于深化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也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得到不断的提升才能日臻画境。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外部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就必然能营造出高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寿光中学)

上一篇:浅谈政治课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下一篇: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