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趋势分析

时间:2022-09-15 02:32:26

隔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趋势分析

摘要:无菌生产技术作为现代医药产业的重要生产技术之一,在其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有了无菌生产技术以及其后衍生出来的隔离技术,才使得现代医药产业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相对来说,隔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还较窄,并且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就隔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制药企业提供一点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灭菌系统;制药行业;应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TQ4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4-0063-02

药物自从被人类发现起到现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为人类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近代医药事业的起步以及发展更成为人类的福音。从青霉素出现到现在,人类的寿命得以大大延长,这既归功于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地发明各种药物,也得益于整个医药生产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几乎占据世界人口的1/4,对医药事业的发展尤为关注,而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发展,我国不论在制药企业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在技术上距离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其中,无菌生产技术作为未来医药产业的重要生产技术之一,虽然得到了部分企业的重视,尤其是注射药物生产企业更是如此,毕竟一旦有杂物或者空气进入血液都是有引起血栓的可能的,将会对病人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危险,尤其是在针对儿童或者老年患者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是相对来说,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还较窄,并且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面本文就隔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制药企业提供一点有益的

探索。

1 无菌技术发展简介

无菌技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1865年,当时Lister发现受伤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如果使用碳酸的话则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染性。此后,从事外科手术的医生逐渐从身穿便衣更换为消毒衣,消毒衣逐步地引入了手术台,并且开始对手术台进行消毒,这就有效地降低了病人感染的几率。但是由于手术室内大多处于封闭的状态,内部的空气很难流通,这也就造成了感染的几率依然是很大的,直到后来的20世纪40年代引入了空气过滤系统,病人的感染几率才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过去的10%下降至1%,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改变。也正因为此,人们从此意识到了无菌技术的重要性,而隔离技术也正式地被运用开来。

隔离技术的应用首先是在军事上而不是医学上,使用的地方也较为特殊,是美国的原子弹以及生化武器方面的研究。操作人员通过隔离技术将操作人员本身与放射性物质或者病毒隔开,防止伤及自身。二战之后,这些技术都被公开,于是很多工业企业开始使用该技术,制药企业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采纳该技术的。之后随着HEPA过滤器在单向流洁净室的应用,相关的实验室标准也产生了,且随着各种实验室技术的不断发展,隔离技术在各个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成就。

2 无菌制剂制造技术

从制药行业来说,由于所产生的产品大多数为人类自身使用,所以要求尤为严格。但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使得我们在生产药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药物污染,从而导致药品质量下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在注射针剂等领域尤为严重。传统的手工制作受到挑战,要想提升产量,就要有更多的工人参与生产,而人越多,所带来的污染就越大,因此这也成为困扰医药生产企业头疼的一大问题。

洁净室的出现和使用改变了这一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HEPA过滤器的正压洁净室带来了无菌制造技术,利用洁净服、面具、防护镜、手套和防护靴等各种防护工具,生产室的洁净度大为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制药企业的发展环境。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污染率的要求也越来愈高,比如在针剂灌装时,只允许1/1000的污染率。许多公司对要控制1/1000的污染感到头疼。在此情况下,隔离器应运而生。1985年,Baxter建立了数条带隔离器的IV溶液的工艺生产线。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也有其他人偶然使用隔离器,但使用隔离器的趋势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的。

3 隔离技术及其特点

隔离技术因为应用的范围较广,所以也没有确切的定义可以采用,只是在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解释。在制药行业中,就是利用隔离设备将实验材料和操作人员妥善分开,并且不影响药物生产的一种技术。如前文所示,所使用的设备基本是以安装隔离器为主。通过该设备,灌装设备和使用者可以得到隔离,于是就避免了污染的可能性。

现代的隔离器多为不锈钢框架支撑窗、手套、转移站合格通风空调系统以及高效过滤器。气流像一个活塞从上向下推进,又从隔离器底板被抽出。FDA允许气流速度满足ISO5级所要求的颗粒物和生物负载要求,而其他标准要求其速度达到90英尺/

min。既然隔离器内不会有人类脱落的皮肤颗粒物,而且隔离器特有的开启操作(如鼠洞)在每立方英尺的范围内只有2~10个>0.5μm颗粒物的环境下进行,传统的洁净室一般都是在每平方英尺100个颗粒物以上的环境,但一些特殊的工艺如粉体灌装操作最好是在低空气流动速度下进行。隔离装置内部通常会在关键点放置粒子计数器、微生物采样器等装置,实时对隔离器内部环境进行监控。

4 隔离器的灭菌系统

灭菌工艺需要寻找到最佳的循环时间。许多生化去污剂都曾被使用过,目前92%的隔离器用户都使用H2O2作为灭菌剂,优化因素包括以下几点:系统温度曲线,寻找冷点和热点;化学指示剂测试,检测蒸汽是否已经到了所有地方;生化指示剂测试,验证隔离器和设备上微生物减少103。常用脂肪嗜热芽孢杆菌,产品接触部分减少106。

5 结语

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医药世纪,这句话代表了一种方向,说明医药行业的发展将会比过去更为发达,创造的利润也将会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好的生产技术就应该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国内制药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运用包括隔离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手段迎头赶上,不但让自身迎来更大发展,也可以带动整个周边产业的发展,这对于行业乃至国家来说都可谓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方伟忠.无菌制剂生产技术的发展——隔离技术[J].机电信息.2011,(17).

[2] 翁丽.无菌制剂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灭菌问题及方法[J].河北化工,2010,(8).

[3] 陈西勇,于淑渤,梁宏.无菌药品生产发生微生物污染的因素分析(上)[J].首都医药,2009,(6).

[4] 郑珂.无菌制剂生产设备在线清洗与在线灭菌的重要性探讨[J].齐鲁药事,2009,(5).

作者简介:张启阳(1965-),男,江苏丰县人,山东省医药工业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医药工艺。

上一篇:草垛自燃原因的新见解 下一篇:建筑工程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