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时间:2022-09-15 02:15:42

让地理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摘 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的需要。将地理教学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其互动相融,应该要地理教学中应该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地理课堂;学生生活;生活素材

一、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地理课堂是地理知识学习和掌握的主要阵地,新课标要求,地理知识的学习应该要适应未来生活的要求,将地理教学生活化,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要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日常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地理学习一直以来并不被学校重视,学生也自然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而且传统的地理教学都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没有充分的将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变得有效果,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地理,已经成为地理课堂改革的重点,但是想要让学生一下子转变学习态度是不可能的,只有从每节课的变化开始,改变地理信息的呈现方式,将地理教学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地理知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让地理课堂走入生活

1.设计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是鼓舞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地理课程的新标准也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后可以对生活有所帮助的地理知识,学生才有可能自愿主动的去进行探索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吧教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地理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是贴近生活的,明白学好地理可以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加以有效的运用,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和困难。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明显提高地理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从身边的各种事物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存在并加以探究学习,感受地理中的生活,生活中的地理,充分了解到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入生活中的情景

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对平日了发现的进行阐述,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像环境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对乱扔塑料袋、塑料瓶的看法以及对我国少数民族风俗风情的了解等等,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记忆。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思维,也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3.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重组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交通运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应密切关注周围的生活现象。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国土整治、全球变化等有关的内容,关注国内外新闻时事、政策变动,提取生活素材,重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相联系、与热点相结合的地理事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导人新课或者验证结论。比如在学习“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时,可以讲述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在寒假的时候,姐妹两个想要想要去山东和海南旅游,妈妈帮姐姐准备了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等等,而帮妹妹只准备了一件裙子,妹妹很生气,觉得妈妈太偏心姐姐了,所以心情很不好,同学们,你们觉得妈妈是偏心吗?有没有人在寒假的时候分别去过山东和海南?去那里都应该带什么衣服呢?另外,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运用乡土地理材料,这些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为学生所熟悉的地理事象,生动、直观,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性认识,更有助于其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

4.开展互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地理知识进行生活化地理教学,以开展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例如,搜集生活中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实物材料、优美音乐和精美图片等让学生欣赏;课堂上听老师、同学或学生本人讲一些历史上的或现代生活中的地理趣味故事;把相关地理知识编排成顺口溜,让大家读一读、乐一乐;把相关地理知识拟出谜语让大家猜一猜谜底,组织学生进行画图、拼贴画、漫画制作比赛和观赏活动等。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都在学习和欢笑声中渡过。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很快牢固地掌握了“中国行政区划”这部分的重点、难点知识。

5.在课堂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老师尽量设计教学情境,从生活实践中走入地理知识,使地理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入课堂,让他们知道所学内容和生活息息联系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学“气温的变化”时,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带温度计从山脚爬上几百米的山上,分别作三次记录,山脚、山腰、山顶的气温,然后进行比较可知。这样设计情境,不仅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而且会让学生从而钟爱地理。

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应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材料,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的地理信息,整理地理知识的能力,这样使学生主动将现实生活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应用地理。如:在教学“降水的形成”后,可组织学生在适当的时间里在生活中去验证。这样,学生就会亲近地理,让课堂再现生活中的问题。

三、总结

将地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对知识的运用情况,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情境进行重新的温习,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用地理的阳光去审视生活中的环境,最终体会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以及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葛恒巧.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J].新课程(教研), 2010(10)

[2]王立红.构建生活中的地理课堂[J].天津教育,2005(06)

[3]田发勤.用“生活化”优化地理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4]孙淑珍.初中地理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5]罗士琴,陈凌.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类型及其教学策略探讨[J].地理教育,2011年04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上一篇:初中地理图表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彰显课程改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