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时间:2022-09-15 01:25:45

“人造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50毫秒!虽然放电时间不到1秒,却使人们进一步看到了通过核聚变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

从2006年9月28日起的第一轮放电,到2007年1月15日起的第二轮放电,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以不争的建设、运行业绩向世人表明:中国人在核聚变实验领域站到了世界前沿。

一个没有人做过的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一门最前沿的基础科学……人们不禁要问:“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是怎样在中国升起的?“人造太阳”真会解决这个星球面临的能源问题吗?

实现核聚变发电,成为人类的梦想

太阳是通过内部的核聚变不断辐射热量和能量的。 面对人类能源危机,人们将希望的目光寄托在可控热核聚变上。

上世纪50年代起,人类开始研究核聚变,研制成功氢弹。控制核聚变――让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得到约束,温柔平和地长期释放――实现核聚变发电,成为人类的梦想。

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兴建“托卡马克”装置――构造一个形如中空面包圈的环形磁容器,利用强磁场约束带电粒子,将聚变原料加热到上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我国也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在合肥、成都等地兴建了数座托卡马克装置,进行核聚变实验研究。

然而,由于技术局限,全球现有“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放电的时间很短,最长只有4分钟。人们寄希望于全超导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可以使等离子体稳定运行也就是放电的时间进一步延长到16分钟。

上世纪末期,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开始研制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我国从1998年起,也将这一项目列为“九五”期间6大科学工程之一,加紧在合肥部署和研制。

“我们的部件,现在比俄罗斯的还有竞争力”

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研制过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经验匮乏、资料缺乏,加上经费不足、建设工期较短……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EAST团队成立之初,就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听说我们要用2000万美元建造全超导核聚变装置,国外没有人相信,认为中国人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远离合肥市区的科学岛上,回想当年,等离子体研究所副所长武松涛记忆犹新。

在借鉴一些现有国际方案和已有先进国家的相关材料的同时,中国科学家决定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研制一些关键器件,走一条“省钱的路”。

在国外,类似实验装置的相关部件主要由工业企业生产。EAST工程所需部件大都是非标准产品,而我国工业界力量相对较弱,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设立了上百人的研制中心,自主加工制作关键部件。

绝缘子是EAST装置的核心部件。1998年武松涛和同事去俄罗斯考察,想买几百个这种如同圆珠笔大小的部件,对方一报价:一个1400美元。“一两个狠狠心就买了,但这么多,就太贵了。”武松涛咬咬牙:“我不信这个东西自己做不成!”

回国后,31岁的潘皖江博士带领一个小组从基础原理、基础结构、基础实验做起。在超低温下,部件动辄非裂即碎。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历时三年终于在2000年研制成功。“我们的部件,现在比俄罗斯的还有竞争力。”

导体研制、磁体研制、精密加工、绝缘处理……一个个难关相继被攻破。这些技术不仅解决了EAST装置的难题,还可以辐射到其他工业领域。

约束带电粒子的强磁场,是通过超导导体中的强大电流产生的,而低温是维持材料超导性的先决条件。科学家经过努力,成功地将EAST200多吨冷制部件的温度降到了零下269摄氏度。“2004年,印度自己研制的托卡马克装置降到60多摄氏度,就降不下去了。”项目总工程师翁佩德说。

预计2008年建成的韩国类似装置已耗资3.5亿美元,同样项目在美国需要5.7亿美元。

8年时间、2亿元人民币、56项具有自主产权的关键技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中国科学家不仅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而且实现连续成功放电,以高效率创造了令世人惊异的成绩。

“以前无人理睬,现在国际重要的聚变大会竞相邀请,成了VIP(贵宾);以前只能是张贴报告,顶多是口头报告,现在是邀请报告。”国际学术会议上“待遇”的转变,让武松涛感触良多。

“对世界聚变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科学设备”、“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一系列评价接踵而至。“EAST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核能专家盖瑞・杰克逊博士说。

在我国率先建成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后,日本计划参照我国的方法将现有装置改造成全超导装置;美国由于诸多因素,取消了原有计划……

上一篇:《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出台 下一篇:黄金年代,谁还会关注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