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上市3年股价不如人意 新掌门率中国芯走出低谷

时间:2022-09-15 01:17:30

展讯上市3年股价不如人意 新掌门率中国芯走出低谷

如过山车的股价,勾勒出了展讯3年来的成长轨迹。这残垣断壁的惨淡局面,对刚刚担任总裁兼CEO的李力游而言,是不小的考验。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3年,号称“中国3G第一股”的展讯通信,在迎来中国3G蓬勃发展的最佳时期时,其股价为何却在在谷底徘徊?

这一曾经困扰着CEO李力游的难题,随着展讯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的公布,局面稍微有所好转。期内,展讯实现销售收入5211.3万美元,净利润658.6万美元,环比增长360%,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830万美元。

财报当日,展讯的股票收盘价为8.18美元。2008年11月17日,这个数字一度低至0.67美元。

而在2007年7月13日,展讯的股价一路飙升至16.25美元,这距展讯上市不过半个月。从16.25美元到0.67美元,再到8.18美元,展讯经历了上市后短暂的辉煌后,便迅速陷入低迷。这个顶着“中国芯”称号的无线芯片公司,将如何拨开迷雾?

上市后的低迷

2007年6月27日,展讯以“中国第一只3G既念股”的身份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IPO首日股价冲高至15.95美元,当日市值19.8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个上市的芯片平台公司和市值最大的设计企业。一夜间,展讯成了业界的明星。

但好景不长。在掌声与鲜花的簇拥下,一系列的问题却电接踵而至,来自外界的质疑、公司创始人离职、产品战略调整等负面消息纷至沓来,缠绕着这家号称“中国3G第一股”的公司。更为糟糕的是,展讯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糟糕,股价一路下挫。

显然,上市的风光已不再属于展讯。《IT时代周刊》在调查中发现,这个曾经拥有超豪华归国创业团队的公司在上市之后,却因内部管理问题,深深地陷入了矛盾缠绕中。一位熟悉当时该公司内部问题的知情人事告诉本刊记者,上市后,这家公司喜欢做宣传和喊口号,对“大战略”和“大布局”津津乐道,但对频频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却未予应有的重视。更为奇怪的是,经过公司会议讨论后的决定,由于缺乏执行力,最后往往变成一纸空文,一切战略和计划皆成空谈。另外,由于产品质量及产‘品定位方面的问题展讯的大量客户迅速被竞争对手蚕食。

对此问题,当时展讯的一个重要客户也向记者介绍说,展讯更喜欢对客户发号施令,但对客户的需求及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当时,展讯的2G芯片产品质量一直不稳定,客户的意见反映了一箩筐,可没有一个研发部门用具体行动来解决,客户只得失望而归。伴随着展讯在2G市场的连连失误,当时作为公司董事长兼CEO的武平,在情急之下只能频频作出战略及组织调整,可由于展讯长期内耗及内斗,执行力低下,难挽颓势。

2009年2月,武平辞去CEO职位,时任展讯总裁的李力游接任了他的位置,而武平则改任为公司董事长。此时的展讯,已伤痕累累,股价跌入谷底,所有GSM市场客户流失殆尽,公司连连亏损,而展讯的竞争对手联发科,却紧紧抓住了展讯的失误,其GSM市场份额从30%上升至80%,摇身变成行业老大。

阵痛后的觉醒

刚刚上任总裁兼CEO的李力游,面对这残垣断壁的惨淡局面,该如何整治?记者了解到,对于展讯内部爆出的层层管理问题,在上任伊始,他便果断作出一系列手腕强硬的改革:首先在侵扰展讯多年的产品质量问题上,他从研发部门各个团队中挑选技术骨干人员,组成产品质量攻关小组,解决长期遗留的产品质量问题。攻关小组通过产品质量、客户反馈问题回溯,发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确定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通过破釜沉舟的改革,展讯的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产品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由于之前公司内耗严重,执行力不到位,一些高层领导“视而不见,知而不行,行而不达”,形成管理中很大的黑洞。2008年6月,多位公司创始人接连离职,使得原本脆弱的管理体系,更为岌岌可危。

李力游上任之后,实行精兵简政的策略:只开有用有结果的会,只做有结果的事。大胆启用岗位问责制,规范企业运作流程,明确环节责任,杜绝内耗产生。一个鲜明的例子是,2008年,展讯推出首创的全球“单芯片双卡双待”技术,却没有找准产品市场定位,造成竞争对手迅速的技术模仿,丧失了市场优势和先机。

为解决公司弊端,记者从知情人士口中获悉,李力游除了从国际知名公司引进一些技术及管理人员外,还大胆提拔和使用本土才德兼备的干部,通过以结果为导向的原则,带动原有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公司的执行力。

一位从事展讯平台的客户老总透露,李力游上任后经常拜访展讯的客户,听取客户的问题及建议,大到几百人,小到几十人的手机公司老板,都成为他的座上宾。一位小客户曾经感慨到,由于公司规模小,以前别说展讯CEO了,就连展讯的销售副总裁,都从未到过他的公司。但现在不同了,李力游不仅经常到访,听取客户反映,切磋产品定位,并针对客户的问题积极解决。

更让这个小手机公司老板意外的是,李力游对展讯出现的问题,从不回避和隐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地,业界开始对展讯另眼相看,从以前冷落展讯,变得喜欢上了展讯的产品。

事实上,展讯的改变来自于内部。据悉,李力游上任后,他在公司内部首先树立了“让客户成功”的唯一行动准则。经过自救,展讯终于治愈了管理上的硬伤。

2009年6月,展讯推出了一款高性价比的2G芯片6600L,这款产品的性能被业界认为优于竞争对手联发科的主打产品6225,但成本却远低于6225。李力游抓住机会,用这款“能挣钱的产品”重获客户的支持。

目前,闻泰、天宇朗通等公司采购展讯芯片数量均超过了每月百万片,此外还成功获得三星、摩托罗拉等国外手机公司的订单。

看好TD市场前景

经过2009年的低迷期后,TD终于在2010年迎来了放量增长。

这对于在TD产业苦熬数年的芯片厂商来说,显然是一个福音,但也只有展讯等厂商摘到了果子。此前,三星的手机芯片供应商以高通、意法、英飞凌和博通等国际芯片厂商为主,中国内地手机芯片厂商在对国际手机几大巨头的供货史上却没有任何突破。现在,展讯的异军突起,打破了这一尴尬的局面。

2009年3月27日,展讯宣布成为三星手机的芯片供货商,紧接着摩托罗拉也推出了基于展讯方案的2G手机E11。而展讯也借此重新坐上了“中国芯”的头把交椅。业内人士认为,展讯获得三星手机芯片的订单,意味着国产手机芯片商向国际手机市场迈出了一大步。

“展讯是TD第一批推动者,并得益于TD,如果没有TD,何谈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支持TD在中国的产业化发展,还要继续推动TD-LTE的后续演进。”李力游接受采访时说。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中,展讯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获得了“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品也获得科技部以及中移动的认可。

8月13日,展讯通信了第二季度财报。当季营收为7140万美元,净利润为1110万美元。这一亮丽的财报也许是对李力游最好的奖赏。

上一篇:TD-LTE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下一篇:腾讯效仿苹果推开放平台 “二马”续争在线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