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

时间:2022-09-15 12:24:32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现代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只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形成合作学习的效果,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合作学习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现状,取代的是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而合作学习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就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对于改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有很大作用,最后也可以达到与同行们交流的目的.

[?]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千万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因为有的数学知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有的适合合作学习. 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和学习的情况,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问题设计超出了学生的水平,也收不到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分寸,紧紧地围绕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

例如,一般以下情况适合合作学习:(1)处理和收集信息,比如让学生收集各种数据和各种数学图形;(2)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和容易混淆的问题,比如函数与不等式、解析几何、函数与方程;(3)专题复习,比如集合专题、常用逻辑用语、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与方程、导数及其运用、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8个专题;(4)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对分形的认识,对数学史的认识;(5)开展互帮互学时.

[?]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类型选择

1. 研究型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研究性学习广泛开展.这些研究性课程内容的实施,将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对于单个学生来说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比如,高中数学中“分期付款”问题,教师就可以首先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确定小组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每组的计划,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完成以下任务:(1)上网查询有关分期付款的知识;(2)根据其特征,得出哪些可以分期付款;(3)理论依据是什么;(4)分期付款与哪些数学知识相关;(5)写出某种分期付款的商品,进行调查研究,得出报告;(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演习探讨,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 能力型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的知识都比较多,由此带来相关的内容也很多,这样就使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一旦做起题目就会出现困难或者犯错. 分析学生自身的情况,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理解的只是表面,并没有更深一步了解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因此会出现那样的结果.

比如,在ABC中,sinA+cosB=,求cos2A的值.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想不到解题方法而束手无策,而另外的一些学生由于不能考虑到角的取值范围就会解出两个答案.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也无需着急,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1)学生各自解出本题;(2)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答案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3)改变相关条件,重新变题,让学生求解;(4)总结这类型问题怎么样求解. 这样的问题层次递进,让学生学习由浅入深,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作铺垫.

3. 基础型合作学习

学好高中数学,首先把基础夯实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好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埋下伏笔. 高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定义多而杂,容易混淆,如果对于这些理解不够深刻,就会成为以后高中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比如,“函数的奇偶性”这个概念,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就把教材中的概念或者把函数奇偶性定义中的隐含性质教授给学生,这样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作出如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讨论:(1)如果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则该函数的定义域满足什么条件;(2)列举一个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例子;(3)如果一个函数为奇函数(偶函数),则一定有f(0)=0. 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 提高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1. 互动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具备的是互动,学生中总是存在各种差异,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差异就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将学生们之间的差异转化为优势,可以发挥出团队学习成效.

比如,在教学“初步统计认识”时,有一段校门口各种车辆的录像,让学生数清里面车辆数,来回放了多遍学生都没有数清,最后教师说:“你们每个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数轿车,有的数公共汽车,有的数面包车等,这样录像播放两遍就可以将车辆统计清楚.”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学生互动交流、分工合作可以提高效率,达到预期成果.

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学生们进行合作交流时,教师应该从台上走到台下,与学生们一起进行合作学习交流,了解学生们的相关信息. 作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作为一名小教师,讲解题目给其他学生听.

比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边的长度和该两边的夹角度数,求解该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按照课本思路讲解了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方法:S=absinC,教师问学生有没有其他解法,如果有其他解法,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教师在台下听其讲解. 通过这样师生互换角色,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这都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合作教学.

3.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的成功一半在教师,一半在教师所选取的内容,二者结合才是走向合作学习的目标,而教师教课所选择的内容对合作学习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都知道,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科目中教学点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选择教学的内容不仅得具有深度,而且还得具有一定的合作性、趣味性等.

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求和公式的不同推导方法;在教学“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也可以很好地接触社会.

4. 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将学生融入教学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从学生的平时生活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

例如,在学习“概率”时,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在一个口袋中放入10个玻璃球,红色、黄色各5个,规则如下:学生随机从袋中抓出5个玻璃球,如果抓到5个红色或者5个白色的玻璃球就奖励三本笔记本;如果抓到4个红色1个白色或者4个白色1个红色,就奖励两本笔记本;如果抓到3个红色2个白色或者3个白色2个红色,就奖励一本笔记本.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预先感知操作,每个人分工合作明确,最后由教师再进行总结.

5. 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和分工

合作学习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分工的学习活动,在进行活动之前,教师要设计好整个方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且把合作的目标分配到小组中,明确学生的分工. 如果学生对目标和分工不明确,就会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这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心学生的任务进程,并进行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这一个概念时,教师将奇偶性定义中的一些隐含性质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就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同桌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学习以下几个问题:(1)若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则函数的定义域该具备怎么样的条件?(2)你能举出一个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例子吗?(3)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可以分为哪几类?(4)如果一个函数为奇函数,是否一定有f(0)=0?最后根据每个人的思考情况,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方法可以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 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作为高中数学教学新方式,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被更多中学教育所重视.

上一篇:从速生桉树的生理学特征分析病虫害防治的有效... 下一篇:苹果成龄园花期及花后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