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心电监护设备在医院的应用

时间:2022-09-15 11:58:17

无线心电监护设备在医院的应用

摘要:目的 目前医院患者日益增多,为了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心电监护设备。方法 采用Zigbee、嵌入式C语言和visual studio等技术进行硬件和软件开发。结果 通过测试表明,无线心电监护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消耗功率低的特点。结论 无线心电监护系统为医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同时指出了该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心电监护; 医疗; 无线通信; 传感网络

1 引言

目前,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已经应用于医院的多个系统,比如远程监控患者的康复过程、远程医疗监控、婴儿防盗、资产定位、心率测量等。随着医院住院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心电监测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来实现心电监护是一个新的思路。无线心电监护系统将大大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2 无线心电监护系统框架

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该系统在一个病房放置n个心电监护传感节点,n由一个病房的床位数决定,其中一个节点作为远程传输的基站,该基站能直接同主接收单元通信。在一个病区布置k个发送传感单元,k由病房数量和传输距离决定。护士站PC客户端通过网络与主接收单元通信,并将心电信号显示出来。

通过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无线心电监护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传感单元、主接收单元和PC客户端。传感单元包含心电监护单元(由电子传感器、多种滤波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微控制器、无线收发模块和天线系统。该节点可通过开放的传播信道连续不断地传输心电信号。主接收单元由无线收发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网络传输模块构成。PC客户端是Dell公司的商用电脑。

3 无线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两部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为了设计合理科学的硬件,对心脏信号的物理特性以及常规测量心电信号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心电监护仪工作原理。通过对心电原理的研究,找到了满足所需规格基准的详细器件,具体如下。传感单元包括直流稳压电源装置(输出电压范围是3.3~5V),心电监护传感器,16位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147,无线收发模块CC2530(可编程的输出功率高达4.5 dBm;接收灵敏度是-97dBm)和天线系统(集成在芯片上)。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理想的射频数据传输速率约为250kbps。另外,主接收单元由无线收发模块CC2530,信号处理模块DM642,以太网收发器LXT971和直流电源组成。PC客户端是Dell公司的商用电脑OptiPlex 3010。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传感单元和主收发单元采用嵌入式C语言设计,PC客户端显示软件使用visual studio开发。

在医院病区通过测试表明,无线心电监护系统在2.4GHz工作频率下,发射功率为4.5dBm,数据传输速率为250kbps,能够传输的距离可达50多米。

4 结论

无线心电监护系统样机已经设计完成,并在多种环境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为医院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的优点,是构建移动医疗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对医院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拓展和细化作用。但是一些技术问题如准确性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也有待于医管部门的评估和监管。

参考文献:

[1]潘健勇,董齐芬,潘浩,等.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研究与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0(S1):167-171.

[2]周平,焦宏宇,汪丰,等.便携式无线心电监护终端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9):3407-3416.

[3]隋浩,徐国凯,孙炎辉.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节点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3(2):47-50.

[4] Celik Nuri,Baker James,Youn Hyoungsun,et al. "An internet based interactive telemedicine system for remote healthcar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 2010(7):11-17.编辑/许言

上一篇:子宫肌层间妊娠诊治1例 下一篇:纸质病历扫描系统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