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初探

时间:2022-09-15 10:12:42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初探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应该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积极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师辅导预习、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和课后的预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 课堂多样 课后复习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25-01

1 前言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思想的体现。随着新课程和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呼唤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成长。小学生处在积累基础知识、开发智力的阶段,积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的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2 积极的教学方法举例

语文是小学学习的基础科目也是重点科目,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止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做到以课堂上课为重点,课前辅导和课后复习为辅助,并在这三个阶段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1 课堂前教师辅助预习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现在的教材已经不再像过去的教材一样,现在更多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各方面能力,已经改变了“学教材”为“通过教材学”的思路和模式。语文课钱的预习也越来越成为重要,预习是学习的前奏。[1]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教材,熟悉学习的内容,上课更容易听懂,也更容易通过多方式的预习借助教材学习更多的东西。首先,学生需要预习的是语文教材上的生字词和课文,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对生字词的认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上课的时间,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其次,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材制定一些思考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或者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前讨论,然后课上展现出来;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应把握难易,不应该直接选用参考资料上的,这样学生容易作弊,问题应有难有易,要照顾到学生基础和能力开发两方面。最后,学生预习应做到基础字词和能力培养的结合。比如,对于李白诗歌,不止要掌握诗歌中的字词,还要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李白的生平等。

2.2 课堂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应把握好四十分钟,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活力,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从对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的把握教学方法:

2.2.1 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听

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一些方言重的地区,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读不能做到用普通话标准朗读,小学生是培养普通话和课文感知的关键阶段,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标准的课文录音,特别是一些诗和抒情的课文,比如《我爱祖国》、《春风吹》。让学生学习发音的过程中,并且感知语境,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作家创设的环境中去。

2.2.2 小组合作讨论轮流发言

对于“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课上布置思考问题,并且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小组内发言采取轮流制,这样鼓励平时内向害羞的学生多多积极的发言,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留的问题应侧重基础知识,对于能力型题目,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也帮助学生培养互助的习惯,并做到相互借鉴。

2.2.3 引领学生对课外的阅读

学生语文的学习不应只限制于对教材的学习,教师应该积极的组织课外阅读,扩展学生阅读的知识面。由于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没有选择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课外阅读,切忌挑选枯燥的课文,反而会扼杀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浓厚了,自然语文成绩也就上去了,比如诗词量的积累等。教师可以在教室一个角落设置相关的图书,帮助学生阅读;两周可以开设一次读书课,来引导学生阅读,进行读书交流。

2.2.4 贴近生活写真实的所见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来源,凡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能获得体验和产生感悟。[2]小学生对于声音、形象和色彩较为敏感,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来源,多种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发挥想象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对于学生的作文,不应追求字句的华美,应该注重学生写作的真实性,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切不可胡编乱造,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如果教师一味的表扬华美的写作,会误导学生一味的摘抄,忽视自己的真实所见。其次,小学生的接触社会面窄,教师在组织春游和活动时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或者引导学生写家庭生活等。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做到充分的想象。

2.3 课后引导做好复习

课后教师的作业应该注重基础的巩固和对于课堂知识的消化:首先,对于作业教师要把握质和量,特别是书面作业不可过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其次,对于作业本要求学生培养整洁、条理的习惯,学生准备错题本和重点知识本,可以表现在一个本子上,要求对作业的错误进行整理,这样帮助学生在复习时有侧重点,做到温故而知新。最后,课后的复习还可以表现在对阅读的重视,教师给学生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阅读和理解。

3 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而灵活,改变原有“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方式灵活以及课后良好的复习等三个方面下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

参考文献

[1] 于进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2,(12):57.

[2] 洪宗兰.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205.

上一篇:例谈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下一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