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时间:2022-09-15 10:03:48

数控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摘 要: 数控模具技术作为一门模具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是它的主要特点,它主要的基本教学任务包括充分开发数控模具课程资源,合理设计数控模具教学平台与课程系统结构,以及设计教学情景,等等。本文以《数控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题对其教学模式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数控模具 教学改革 专业教学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制造技术,它在模具及汽车等其他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最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关于数控模具方向的人才模式培养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以能力为根本,以素质作为基础,同时面向各个企业就业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了能够适应就业市场的广大需要,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数控模具的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市场需求。

一、对数控模具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数控模具的总产值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已跃居世界第三,成为了数控模具加工中心及研发中心的首选地。随着我国数控模具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国模具已经得到了高速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对数控模具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就变成了制造产业的大国。因此,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应用更为先进的数控技术,媒体不断报道“高薪难找高技术水平的数控技工”。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企业中,“蓝领阶层”的数控人才在整个数控人才的需求中占到70%,“灰领阶层”占到25%。企业对于数控人才的需求非常多,且数控人才分工明确,不仅需要专业化的数控人才,还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我国数控模具的人才并不能够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关数控模具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对于数控模具人才,由于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不同,因此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需求层次:一是数控通才:指具备模具设计、编程工艺、维修机床和数控操作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有了大量实际经验积累。能够自行完成数控系统选型和数控机床的安装维修等工作。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精通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和数控机床的结构设计。二是数控编程员:掌握数控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的知识,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数控模具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Pro/E、CAD、Masteream等。三是数控操作技工:简单了解数控机床的简单维修,掌握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知识,精通数控机床的手工编程和操作。

二、数控模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实施数控模具教学是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针对理论课和实训课是分开教学的,理论实践进度出现不同步、理论脱离实践等现象,从整个数控模具专业的角度衡量,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够好。各门课程项目化教学自成体系,所以在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技能方面都产生了弊端,学生缺少实际生产的锻炼,而且在传统教学实践模式中突出的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导致所学所练的与企业工作需求脱节,理论和技能脱节,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

三、有关数控模具教学模式的改进

针对在数控模具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问题解决方案包括:数控模具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双师化与课程设置的模块化这三个方面。

对于数控模具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来讲:数控模具新的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上加以改进,将原来先理论后实践,以及分科教学,单科独进,分阶段学习,单科结业等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理论和实践穿行,即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实物边讲理论边进行实践,也可以是老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原理构造以后,就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动手操作,这样便突破了数控模具传统的教学讲授的弊端,改变了课堂学习与学生实践分离的学习形式,形成了数控模具学习实践的专业教室,通过这种方式,极大程度地将学生的学习课堂与他们的实践场地有效结合,使得学生可以高效率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对于教师队伍的双师化来讲,教师必须通过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数控模具教学的主导,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对于教师来讲,必须利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体系的优势,并结合现代化、特色化的数控模具的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成为脱下工作服就能上讲台,而穿上工作服就能从事生产的,具有良好综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因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有了更高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分析能力和过程整合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轻松控制教学课程。否则,教学过程就很难控制,那样学生就无法高效率地学习,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才是提高数控模具专业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对于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来说,其课程设置思路主要包括:数控模具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数控模具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数控模具课程内容整合重构及教学的计划制订,数控模具课程模块内容的制定、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及动态反馈等几个方面。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是数控模具的四个主要模块。对于公共基础模块来讲,它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在数控模具方面的基本素质,它的原则是必须够用,将其内容放置到相关一体化课程中,进行详细讲解,达到增强学生的美誉度和竞争力的目的。对于专业基础模块来讲,该模块是数控模具加工的基础,因此,它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专业核心模块,主要注重学生的实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专业拓展模块,主要是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质训练等内容,进行知识的扩展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当然,数控模具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通过摸索实践,不断完善和克服。一体化模块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似,都具有优点及适用性。因此,我们需要将就业单位作为导向,通过面向社会及面向市场的方式培养具有数控模具的专业人才,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数控模具专业教学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生产,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毕业生才能被企业接受,学校才能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新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职教通讯,2004(10).

上一篇:初探学好高中数学的基本方法 下一篇:多媒体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