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模板工程施工的分析

时间:2022-09-15 09:48:44

对建筑模板工程施工的分析

摘 要:模板工程是由模板、钢或木龙骨及模板支撑体系组成,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本文以某建筑为例,对模板工程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加快工程进度,建筑模板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某建筑面积25150 平米,高62.70 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级为二级。下面谈谈该工程的模板工程施工。

1 基础模板

本工程基础全部采用竹胶板施工。基础梁采用竹胶合板施工,先根据梁尺寸将若干竹胶合板拼成一大块大模板,然后在组装成梁模。拼装大模板以10×50mm木方主龙骨。将龙骨与竹胶合板之间用钉子连接,模板上先按预定的位置打好对拉螺栓孔。

2 柱、构造柱模板

(1)柱、构造柱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和50×100方木组成。柱模板分列进行支设,柱模板采用φ48钢管支撑、加固系统。每列两端的一根柱模板先进行校正加固,列中柱模采用依端柱为准拉线尺量逐一校正和加固的方法。支模加固钢管的竖向间距不大于50㎜,模板和构造柱马牙槎接触部位用白乳胶粘海绵条密封。砌墙时每50㎝一道预留加固脚手眼,用扣件式钢管加固。

(2)柱支模时应在模板底部留好20cm高清扫孔,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理柱底部杂物后封闭,防止夹渣。模板与砼相接处用1:2水泥砂浆沿周圈封闭。模板使用前必须涂脱模剂,每次拆下后清洗干净。

(3)柱模板的安装采用槽钢卡具加Φ14对拉螺栓交叉固定,上、下间距500mm。梁、柱节点模板单设卡具控制,采取在柱最下部二根箍筋的四角处点焊短筋法。

3 梁、圈梁模板

梁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保证地面的强度及支撑整体的稳定性。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以60~100cm为宜,上下层支柱尽量对齐,以便上层支柱的荷载直接传递到下层支柱上。支柱横撑上面垫50×100方木,支柱中间或下边加剪刀撑和水平拉杆。

圈梁模板墙上砌砖时预埋Φ16塑料管,间距750㎜,以便Φ12螺栓配合3型扣件加固圈梁。圈梁模板与墙接处用海绵条密封。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及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型卡连接。为防止砼漏浆,梁侧模安装前在梁底模板两侧粘贴专用双面胶条。

梁侧模采用50×100木方和Φ48钢管固定。竖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度超过60c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

4 楼板模板

支设楼板模板时,注意厨房、卫生间、阳台、楼梯等部位的标高应按结构设计说明和相应建筑做法进行降低。

楼板的模板以覆面竹胶合板为主。采用满堂φ4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间距1000mm,下部与楼面接触部位垫100×100×12mm厚竹胶板垫木,禁止将钢管直接立在楼板上。顶部水平承力杆上按@500布设钢管并用卡扣固紧,垂直该层钢管铺设通长50×60方木,间距≤250mm,在其上按要求铺钉竹胶板,接缝应严密。钢管立柱的布置在竹胶模板的接缝处。跨度等于或大于4m的构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3‰。

铺竹胶合板模板:可从一侧开始铺,竹胶合板模板应用铁钉固定,在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拼缝模板或木方代替,所有接头及阴角、阳角处并用胶带封闭。墙侧面用50×100白松木龙骨、海绵条紧贴于墙上,以托住顶板模板。模板之间缝隙用胶带纸粘缝。

平台板铺完后,均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

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cm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5 楼梯模板

楼梯采用竹胶板模板,φ48钢管或方木支撑系统,安装采取架空支模工艺。楼梯底面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侧模采用竹胶合板模板,踏步模板采用木模板,上下踏步用50×100方木通长钉挂牢固。踏步模板与楼梯踏步高度相同,支设时先支设楼梯平台梁底,待绑扎完钢筋后支设平台梁侧模,然后再支楼梯底模,楼梯底模根据与平台梁成的角度倒角,使角度与所成角相同。

6 模板隔离剂

为了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的质量,所用竹胶合板模板使用专用脱模剂。

7 拆模时间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本工程的侧模拆模时间控制在浇筑36小时以后。

底模的拆除时间应以同条件试块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为依据。

(1)柱模板拆除

墙柱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

墙柱模板拆除:先拆掉墙模对拉螺杆,再把连接每片墙模板的3型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墙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时,方可拆除。

(2)楼板、梁模板拆除:

应根据同条件试块试压强度按规范要求拆除底模。悬挑构件必须达到100%强度且尚需待其上部结构施工完毕后才能拆除底模及支撑。

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楼板模板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

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若有穿墙螺栓时先拆掉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

(3)注意事项:①楼梯段底模板拆除前应在下梯段踏步上放置50×400两块木脚手板垫护,保证平台模拆除下坠时不碰坏踏步棱角。②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时,应停止拆模,并报告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后,再进行拆除。③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总之,模板工程作为结构施工的重要分项工程,也是保证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工序,所以必须建立起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保证整个模板体系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能够承受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各种荷载。

参考文献

[1] 吴国成.多层模板支撑体系设计的几点思考[J].福建建设科技.2012(02)

[2] 关仁峰.浅谈模板的施工工艺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7)

[3] 袁银升,周建军.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09)

上一篇: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冲孔机在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