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军工企业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9-15 09:17:57

心理疏导:军工企业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

社会转型背景下,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场域、面对的群体和社会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军工企业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引入心理疏导方法,发挥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心理疏导是指对人们的思想问题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同时善于引导,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在社会转型期,军工企业职工思想状态复杂多变,心理问题各种各样,若不首先疏通障碍,仅仅依靠强制性灌输的办法,必然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疏导”是针对阻塞或潜在阻塞而进行的疏通和引导。“疏”是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人们充分表达意见和观点;“导”则是指在疏通的基础上,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思想观点,反对和批评错误的思想观点并给予科学引导,目的在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畅通无阻和良好运行。对军工企业职工“心理疏导”的重视,是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具体实践,也是检验和进一步完善理论的重要途径。

面对转型期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题,可以从心理疏通和引导两个层面加以解决。在疏通过程中广开言路,给职工们搭建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从中了解其心理问题,并结合社会环境、个人特点等,选取合适的方式逐一击破。这既能达到良好收效,又能使人们体会到自身得到重视,有助于强化其自我肯定和自我价值认知,避免转型期的社会冲击造成的自我迷失。在心理阻障化解后,把握时机、找准范围、选对方法,用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念对企业职工进行引导,建立起较为稳固且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吻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区分形势有步骤地对军工企业职工个体进行疏通引导,符合转型期大众的心理要求,填补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彰显“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也为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

为使疏导工作有序进行,应当提炼可供普遍遵守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疏导时既要尊重职工个人需求,又要将其作为消除心理障碍的主体。一方面,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驱利导向,使得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必须以尊重个人利益表达为前提,以职工为主体,在充分了解其需求的前提下,分析心理滞阻的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心理疏导虽然借助外力的帮助,但问题最终解决仍主要依靠个人自身的观念转变。因此,在进行疏导时,要相信企业职工的自我教育能力,与其共同分析面临的困境,引导职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保护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全面考虑职工的感受,以积极的态度审视和解决问题。在获取职工信息时严格保密,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缓和的态度和适当的语言,使之感受到安全感和尊重感。在方式上,多采取鼓励、赏识,给当事人自信。并且考虑个体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疏导方式,把握时机和分寸,减少对当事人的伤害。

双向互动原则。在进行疏导时,要重视沟通。要了解职工个体的心理现状、个性特征等,也要让职工了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彼此培养信任感,为疏导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际疏导过程中,双方要共同努力,面对可能出现的阻碍,及时商量,共同解决。

四是情境性原则。在进行疏导时,充分认清职工所处的环境、阶段,积极利用资源,对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心理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必要的时候积极整合现实条件,多种方式协同使用,集中职工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全方位化解心理阻塞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上一篇:青铜器软件:没有高管办公室的公司 下一篇:试论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