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该如何在美国打知识产权官司

时间:2022-09-15 08:55:02

中国企业该如何在美国打知识产权官司

越来越多的诉讼将会在ITC提起,中国公司被告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

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诉讼将会在ITC提起。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是美国的一个政府机构,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调查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口。如果ITC发现某类进口到美国的货物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ITC有权命令禁止该类货物进口到美国。

因为ITC属于行政部门,而不属于司法部门,所以ITC最大的特点是它处理案件非常迅速。美国地方法院的专利侵权官司从到最终结案,平均需要两三年时间,而ITC则平均只有一年左右。因此尽管与美国地方法院一般判罚赔款作为侵权赔偿不同,ITC的判罚只会限制侵权产品进入美国,但是这种高效使得1TC很受美国公司青睐。如今,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公司利用ITC来打击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手段。

不过,要在ITC发起调查,原告必须满足所谓的本土化工业(Domestic Industry)要求。ITC的本土化要求一般说来,必须满足技术和经济两个要素。技术要素要求专利持有人或者专利授权方至少使用专利中的某一项权利声明,这条相对比较容易满足。而经济要素部分则要求获得专利的技术必须在美国拥有相当数量的设备及生产设施;或者相当数量的员工及投资;或者有足够的投资于利用该技术。

因此,ITC的本土化工业门槛其实相当的高,故而长期以来,外国公司很难利用ITC这个平台。

美国纽约雪城一家私人公司状告好几个竞争对手,指控这几个竞争对手侵犯了自己的专利。而调查的核心,最后集中在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一个公司,如果没有使用专利中的技术进行生产,而只是利用这个专利进行诉讼及专利授权,那么,这个公司花在诉讼及专利授权上的费用,是否可以算作本土投资,从而满足ITC本土工业这一要求?

ITC法官初裁的决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原告PPC拿它的专利告了多家公司,从而花费了大量的诉讼费用,而法官据此认为,这些诉讼费用也可以算作专利授权的投资。这个初裁结果出来,舆论哗然,因为这意味着只要花钱打官司,就可以算作本土工业投资,那么ITC的所谓本土工业要求将变得毫无意义。迫于压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重新审查这一初裁决定。重审的焦点,就是在什么程度上,原告花费在诉讼的费用可以算作本土工业的实质性投资。因为此决定非同小可,ITC同时向社会征求意见,而三星、惠普、德尔、思科以及谷歌等各工业巨头纷纷提交了自己的报告。经过反复考虑,ITC决定单纯的专利侵权诉讼费用,不能算作投资本土工业,然而如果原告能够证明诉讼行为是与涉案的专利授权相关的,则诉讼花费可以算作投资¨本土工业。显然,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判决,因为专利侵权的诉讼,本身就是强迫对方坐下来付钱交换自己专利的使用权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任何专利侵权诉讼,都多少含有强迫对方获得自己专利授权的要求。所以ITC精心构造的这么一个要求,只是一只无牙的老虎,而ITC的这一裁决,事实上为很多以前无法利用ITC这个平台的公司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对中国公司来说,这个演变可谓喜忧参半。可忧的是,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诉讼将会在ITC提起,中国公司被告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过去很多中国公司之前因为在美国没有技术及生产的投资,所以在ITC只有挨打的份儿,而没有还手之力,而现在这一局面将因为这一裁决得到缓解――只要中国公司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即使在美国没有生产方面的大量投资,同样可以以各种方式来满足本土工业化这一要求,从而能够有机会充分利用ITC的种种便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上一篇:重构“芭比娃娃价值链”正当其时 下一篇:外贸增速回落难改宏观调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