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15 08:30:02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与实践

【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再依靠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只有让现代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才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让教师和学生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氛围中,使我们的教育事业与时代一起腾飞。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技术充实延伸了语文丰富的教学内容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而彰显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丰富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具有生活气息,具有时代气息,也更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旧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如在教学《麋鹿》一文,在预习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与麋鹿的有关资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学完《麋鹿》后,我再让学生自己去上网搜索研究一下我国还有哪些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生活习性等,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发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本节课内容,更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变革改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说,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和心灵,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学生没有去过桂林山水游玩过,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全面、立体地感知桂林山水的山美、水美、溶洞奇异特点,我利用互联网,从网上搜索了许多关于桂林山水的介绍文字、图片和视频,制作了声图并茂的课件。通过这一直观的教学展示,一幅幅桂林山水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每一位学生眼前,再加之优美动听的课文诵读,每位学生都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课件的直观展示,创设了氛围,再现了文章的内容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比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讲好多了吧。

三、信息技术训练提升了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是搜索、筛选、传播等处理能力。培养这种能力,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基础作用显而易见。通过将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对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对运用和检索多种工具书,对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接受和获取信息的选择和鉴别眼光,有极大提高作用。

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对运用和检索多种工具书,对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接受和获取信息的选择和鉴别眼光,有极大提高作用。

(二)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有极大丰富作用,可以说拓宽了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对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极大的培养作用。

(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本与人、机、网络、高度整合的环境下,学生通过协作、探究、讨论、交流、互相帮助,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学生自主对信息进行加工,教师只是帮助促进者、组织指导者。通过信息化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开放了教学时空、开放了信息资源、开放了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评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才能在现代化的教育征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对促进教育改革,势必都具有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展望未来,相信祖国的教育事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同时也祝福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下自己不可磨灭的功勋。

参考文献

[1][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等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

[2]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9).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

[4]李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论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00.

[5]谢月光,董玉琦.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J].中小学电教,2002(2).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的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