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手共同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

时间:2022-09-15 08:24:28

家校联手共同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40-01

文明礼貌是最受各国人民重视的品质。礼仪是发展社会交往的剂,是沟通人际关系的调节器。由于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就是首先要接受最需要接受的礼仪教育。但是,现在的孩子在这方面有很大缺失,而礼仪教育基础在家庭,关键在家庭;同时学校礼仪教育能有效促进孩子个性品质的塑造阐述如何把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以达到孩子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

现在许多家庭只养一个孩子,家庭关系单一,孩子的个性得到极大张扬,几乎未经受挫折或困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几代人的希望,个个被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由于礼仪知识有相对较强的约束性,那么家庭成员中对倍受娇宠的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而学校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这方面专题的系统化的教育,因而我们的教师、家长常常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孩子难管。因此加强对孩子的礼仪规范教育,让礼仪规范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这是时代赋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各尽其能。

相对于学校的、社会的教育,仅就家庭礼仪教育而言,它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看平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

重复和练习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无论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靠重复和练习而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培养良好习惯:

一、以礼带礼,突出表率作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自身的礼仪修养。“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孩子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进入学校教育后,孩子又会以自己的老师为楷模,从他们身上甚至某些细小的事情上既可以学到优点,又可以学到缺点。为师者或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上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二、以小促大,紧抓日常生活规范

《礼记·冠义》中也有这么一句话,“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长者对子女的示范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日常生活规范的教学与落实为基础,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完善。因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以无胜有,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孔子的话其实说的是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留心每日的生活,创设彬彬有礼,愉快活泼,和谐协调,相互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的教育氛围,既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启蒙,也符合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落实。

四、以练导行,强化孩子礼仪意识

礼仪教育的实施,学校和家庭应该具有具体清晰的指导、要求和训练。作为孩子的家长或老师,要利用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强化和规范孩子的行为。利用一些空闲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他们传授必要的礼仪知识,接人待物的基本礼节,让他们从小学会怎样融洽地与别人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应怎样以礼貌相待增进友谊。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实践,切身体会使用礼仪知识所带来的益处。只有这样长时间的不断训练,孩子就会主动形成对道德行为准则的自律转变,他们会逐渐认识到所掌握的礼仪常识并不是一种表面的形式,而是有其特定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可从根本上促进家庭和睦,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总之,家长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表率,教育工作者要时时引导,积极创设氛围,让孩子在拥有丰富知识、美好心灵的同时拥有举止高雅语言文明的外在表现,和谐家庭、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施将会行之有效,我们要各自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的推动者、实施者。

上一篇: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小组式培训校本的建构 下一篇:小学语文激励教育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