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难点及其政策建议

时间:2022-09-15 08:16:19

开办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难点及其政策建议

摘要:与村镇银行相比,农村资金互助社办理门槛低,更能满足农民办理自己银行的需求。对目前在银监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下基层开办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难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资金互助社;难点;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54-02

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规范金融行为,让民间借贷资本从后台走向前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的基础上,2007年1月22日又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与村镇银行相比,其设立的门槛更低,更能满足农民办理自己银行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其设立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发展,需要予以改进。

一、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应注意的几个难点

1.股权管理过于严格,限制了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暂行规定”第18条第2款规定:“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本地有固定住所且居住满三年)在入股农村资金互助社所在乡(镇)或行政村内”。由于农民对金融知识欠缺,不敢把资金投入到农村资金互助社,而城市从金融部门提前退休的职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有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可入股条件限制了这部分人的进入。同时,“暂行规定”第20条规定:“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其持有比例不得超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股金总额的10%,超过5%的应经过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这一规定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或农村资金互助社股金总额大是可以的,对于中部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创立初期,发起人不能占有绝对股份是不愿意参与的。

2.管理人员门槛偏高。“暂行规定”第9条第4款规定:“有符合任职资格的理事、经理和具备从业条件的工作人员”。第37条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经理任职资格需经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长、经理应具备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上岗前应通过相应的从业资格考试。”这一规定是偏高的,很可能因此排除了农村农民依法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虽然中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在家务农的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不多,大多到外地打工或做生意。并且,他们愿不愿意、能不能具备选举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员,更是难说。

3.营业场所与相关设施的要求不具体、不明确,实际监管操作的空间太大。“暂行规定”第9条第5款规定:“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如果按照银行业的标准,有好的房子、值班室、防盗门、防护窗、防弹玻璃、报警设施、保险柜等,少说也得投入十几万元,这样一来,农村资金互助社无论如何也办不起来。

4.有关行政审批是否收费不明确。“暂行规定”中有好几处行政审批,却没有规定是有偿的或者是无偿的,这就可能为有关部门借机收费提供了依据。例如,第14条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筹建申请由银监分局受理并初步审查,银监局审查并决定;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局所在城市的乡(镇)、行政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筹建、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受理、审查并决定。”第15条规定:“经批准设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金融许可证,并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第37条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经理任职资格需经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长、经理应具备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上岗前应通过相应的从业资格考试。”如果有关部门审核要收费、注册登记要收费,发行政许可证要收费、办营业执照要收费、培训要收费、年检要收费,如此等等,恐怕农村资金互助社还没开张,入股人员就要退股。

5.风险管理过于严格。“暂行规定”第47条第2款规定:“对单一社员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第47条第4款规定:“对前十大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这种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同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方法势必对其初期业务经营取到限制作用,不利于农村资金互助社业务开展。

6.吸收存款在利率政策上没有优惠。现在由于存款利率没有放开,虽说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办理存款,但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不是国字号,风险相对较大,如果存款利率不比其他金融机构高,农民是不会到农村资金互助社存款的。没有存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不可能做大做强。

二、政策建议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取到重要作用。银监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向政府、企业、农户宣传设立“暂行规定”的内容,营造舆论氛围。

2.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毕竟不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其创立初期规模一般不大,并且因地区不同,规模相差也很大,用统一的银行类的股权结构来要求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现实的应。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做到既方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又防范金融风险。

3.降低管理人员门槛,该笔试为面试。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主要目的是让民间借贷从后台走向前台,方便农村资金融通。一般来说,从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员只要具备金融常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就可以,没有必要象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那样掌握全面的金融知识,并且农民很少参加正规培训,语言书写也不规范。所以,可以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员进行面试,看是否具有从事金融的基本素质。

4.明确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所要求的营业场所及相关设施标准。由于“暂行规定”对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所要求的营业场所及相关设施标准不明确,导致基层经办人员把握不准,往往从严把关,按设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审查,阻碍了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因此,应对此规定予以明确。

5.明确行政审批时间和收费标准。一是要明确相关部门行政审批时间,防止相互推诿等不作为行为;二是要明确各项行政审批的收费标准,做到尽量少收或不收。

6.适度监管,区别对待。农村资金互助社相对弱质,潜在风险大,在发展的同时应加强监管,维护社员权益。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思想观念、文化及习惯性差异大,可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信用级别,实现分类、分级监管。对资金规模大、业务经营广泛、信用级别高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金融监管当局严格监管;对于处于经济落后地区,资金规模小、业务经营范围小、信用级别低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金融监管当局宽松监管。

7.完善“暂行规定”,维护金融稳定。首先,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存款利率政策,国外的实践表明,实行市场利率有利于识别贷款资金需求的目标客户,满足目标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的合理竞争。其次,由于“暂行规定”是由银监会制定的,对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考虑不多,在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农村资金互助社不上缴存款准备金,其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也应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向中央银行上缴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最后,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应该与其发展特点、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不是要求与商业银行监管政策一样的标准来执行,如股权管理、任职资格、营业场所等,有必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暂行规定”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责任编辑 刘娇娇]

上一篇:对所得税会计中计税基础的理解 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