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年级学生爱上习作

时间:2022-09-15 07:46:25

让三年级学生爱上习作

摘 要: 三年级作文属于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迈过作文的起始门槛,进入作文的殿堂?从淡化清规戒律、丰富生活体验、阅读培植根基、评价树立信心四方面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 三年级作文 日记 指导作文

一、由一篇日记说开去

某班有一个孩子,不会写日记。老师想了个法子,要他和一个日记写得好的女学生共写一本日记,轮流着每人写一则。第一天,女学生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日记。第二天轮到不会写的孩子写了,他先念了一遍女孩的日记,觉得写得很好,可自己还是不会写,于是就写了一句:“我不会写。”女孩告诉了老师,老师要女孩别管他,继续写。第二次,男孩还是写了“我不会写”。女同学急了,便写上:“你都读了我两篇日记了,还是一句话写不出,真是个大笨蛋!”男孩一看,急了,便在日记本上写道:“你为什么骂人?你才是大笨蛋呢!上次放学时你的自行车坏了,你咋折腾也没法子,可我找来一根回形针,一两下就修好了。你说是你笨还是我笨?”女孩子急得没办法,拿了日记本去找老师。不料老师看了日记后高兴地说:“你真了不起,已经帮他学会写日记了!虽然有很多错别字,但这可以慢慢来,重要的是他已经会写日记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那么,结合习作目标怎样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怕到喜爱作文呢?

二、不断探索与实践

(一)降低难度,激发兴趣。

为什么在二年级让学生写一段话他们都能写出来,而到三年级一部分学生连笔都动不了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作文的要求太多,既要求结构完整,又要求过程具体、语言生动,这些清规戒律使得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从而变得不敢写也不知道怎么写了。这要求我们先要淡化清规戒律,培养孩子们对于写作的乐趣,让他们知道写作无非是自己心灵的表达,是让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的方式,是用文字和人沟通交流,就像平时聊天一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没有统一要求,却强调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喜欢写作,爱上写作,自发地写,开心地写,才是重中之重。写作没有兴趣的支撑是肯定不行的,老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教他写作的技巧,万万急不得。

(二)观察生活,丰富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摇?摇?摇?摇”,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很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骑车”……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就显得很重要。我曾先后给学生讲过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讲过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讲过对比观察和长期观察,等等,通过讲述,学生茅塞顿开,普遍地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变走马观花为具体细致。我还曾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如何观察大自然、留心身边的科学现象、注意平凡的日常生活、观察人的外貌、了解人的内心世界等。同时,还注意把方法指导给学生。通过一段时间指导练习,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细致了,有话可说了,作文篇幅明显拉长,内容较前充实了,而且在结构安排上、语言组织上也有了明显进步。

(三)广泛阅读,培植根基。

学生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时,阅读能力差,平时读书都是老师帮扶着完成的,大部分学生只是会背诵课本上有限的几篇课文。对于三年级要求的写整篇作文,基本没有接触过,老师一开始就让其写作一篇短文,头脑中空空,怎么写作文呢?鲁迅曾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由于三年级的学生不爱读书是普遍现象,为了引导他们读书,平时我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上好阅读指导课,举行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之星、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等活动的评比,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

(四)积极评价,树立信心。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教师评价作文要坚持鼓励原则,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评价作文形式可多样化,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当场评价,出示写得好的作文,让学生评价,教师肯定好的地方,委婉指出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对学生作文教师细致批改,找出闪光点及需要修改的地方,并针对各类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重在鼓励。学生都喜欢高分,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激发他们对作文的信心。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指导作文时,只要我们从不同渠道激励学生,他们就会感受到习作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

参考文献:

[1]朱作仁主编.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4,(第1版).

[2]徐永森编著.小学作文教学论.语文出版社,1995.1,(第1版).

[3]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上一篇: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 下一篇: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与小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