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率先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

时间:2022-09-15 06:46:10

江苏省苏州市率先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

[问题背景]

新《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最大的亮点是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经费由原来的县级统筹、县级财政主要承担,改为省级政府统筹,国务院、地方政府共同负担。

苏州市统计部门一份数据显示,2004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50亿元,财政性教育支出为40.59亿元,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1.18%。

据悉,2000~2004年5年间,江苏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分别为167.6亿元、179.5亿元、211亿元、239.4亿元和279.7亿元。而苏州2004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1.18%,比江苏省1.80%的比例低0.62个百分点。一个地方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总量后,就应当通过地方财政支出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避免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2005年9月,苏州市委书记王荣正式宣布:从2006年秋季入学起,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9年义务教育免费制度。

[决策过程]

苏州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发端于2005年上半年的江苏省教育会议上,市委书记王荣当时在讨论时提出:苏州要研究自己在教育上应该做些什么?这个看法提出后,教育行政部门作了比较长时间的调研,初步拟订了苏州教育的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到2006年秋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二是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三是到2007年,苏州实现教育现代化。三个目标中,最关键、最急迫的就是免费义务教育。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苏州市委、市政府有四方面考虑:一是苏州要实现“两个率先”,要发展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教育是基础。没有教育的率先,就谈不上其他的率先。其二,这是富民强市的要求。苏州虽然经济发达,但人均收入与长三角地区同类城市相比并不多。免费教育,等于提高人均收入。而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减少支出甚至比提高收入更为重要。其三,免费教育本身也是政府职责。教育是政府应负的责任,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产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第四,希望苏州的做法带动中国其他城市,共同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进程。

按设想,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设定为:苏州9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项目包括杂费、课本费和技术信息费。免费额度,相当于小学生每年免300多元,初中生每年免400多元。以此推算,各级财政大概需要增加3亿元支出。

虽说苏州市级与区级财政状况较好,但很多基层财政并不富余,有些乡镇的教育支出甚至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如果免费由各级财政自行承担,有些地方肯定会感觉压力不小。因此江苏市提出必须是以县为主,通盘考虑。另外,教育部门也担心,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以后会挤占正常的教育经费,影响教育公用经费的正常增长。所以,苏州市又提出必须由财政设立专项。

在研究是全面推广还是分步实施时,曾有人主张从农村开始,但是,苏州城市化步伐很快,有些地区今天实在已很难界定城市或者农村。一些失土农民,以户口论,已经是城市人,显然也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免费义务教育之外。经过反复考虑,苏州市最后决定: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最关键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否能享受。目前,苏州有近400万外来人口,其中有20多万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毫无疑问,应该充分考虑这个群体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当然同时应该限定一些基本条件,比如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苏州的生活年限等等,以免使苏州成为就学的盆地。

2006年8月,苏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公布了《苏州市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讲义费和信息技术费,对于在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亦享受相应待遇。

[具体措施]

根据《苏州市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暂行规定》(苏府〔2006〕26号),免费义务教育的内容包括:

一、免费教育对象:

1、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并在规定施教区内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学生,可以享受免费政策。

2、外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就读的,符合三个条件,可以享受免费政策。三个条件为:

(1)“在法定监护人监护下在公办学校就读满两年。”

(2)“符合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政策,提供户籍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独生子女证。”

按计划生育政策生一个的,可提供独生子女证;部分省无独生子女证的,可凭当地乡(镇、街道)计生部门出具的生育证明。经批准可以生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须提供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人口与计生部门出具的生育证(批准书)。

(3)“监护人在苏具有稳定住所、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来源,提供户口簿、身份证、暂住证以及经市劳动人事部门鉴证或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合法经营的相关的证明。”

二、免费项目、金额:

苏州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包括苏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项目包括杂费、讲义费和技术信息费。从2006年9月1日起,全市公办中小学免除义务教育学校“一费制”规定的五项收费 中的三项。小学阶段:1、杂费90元;2、信息技术费20元;3、讲义费8元。初中阶段:1、杂费130元;2、信息技术费30元;3、讲义费15元。

学生个人所用的课本、作业本属于个人用品,由学校统一代购,费用仍由学生家长承担,学校按原“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学生住宿费,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他应由学校提供的公共费用,保证不在政策规定之外向学生多收一分钱,学校应拒绝执行来自任何方面的违反政策规定的乱收费要求,有关服务性收费仍按原规定执行。新规定实施后,将提倡并逐步推广课本循环使用,对于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本市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同时免收课本费和作业本费。

[制度创新]

苏州是全国第一个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地区,结束了在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的责任没有到位的历史。苏州的做法是将免费义务教育纳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实现了费用全免的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今后不会因为人事的变迁、环境的改变出现变数。“在中国,有一个地方率先突破了,其他地方政府也不愿落后,就可能被带动。”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认为,苏州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全国有着示范和象征意义。

[实施效果]

苏州的免费义务教育已普惠60万学子,其中还包括不少新苏州人子女。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带来了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契机。从全国范围来看,苏州免费义务教育的率先实现,对于全国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在苏州提出之后,苏南一些地区也相继表态,广州等地也陆续有所动作。虽然这都是沿海发达地区,但如果能在这些地区先期实现,对中国义务教育的水平无疑是一种切实的提高。

[案例点评]

苏州市在国内率先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是回归教育产品的本质属性。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教育产品和服务特别是普遍义务教育制度是社会公共产品,本应由政府培育和埋单,是负责任的政府一项理性和成熟的政策措施;其次是为社会公平提供强大助力。经济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族群共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而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只有健全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才能为社会所有公民提供普遍、平等、适用的教育资源,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第三是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对农民、农业、农村社会的束缚和制约,将教育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免费义务教育相当于免除农民的农业税,直接增加农民家庭的社会财富。

上一篇:苏州市租房协议 下一篇:苏州市劳务派遣劳动合同范本